《晓发瓜州》

时间: 2025-01-09 14:16:01

晓发悲行客,停桡独未前。

寒江半有月,野戍渐无烟。

棹唱临高岸,鸿嘶发远田。

谁知避徒御,对酒一潸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晓发瓜州
作者:李端 〔唐代〕

晓发悲行客,停桡独未前。
寒江半有月,野戍渐无烟。
棹唱临高岸,鸿嘶发远田。
谁知避徒御,对酒一潸然。


白话文翻译:

清晨出发的行人感到悲伤,停下船来独自未能前行。
寒冷的江面上,月光半洒,野外的哨戍渐渐消失了烟火。
划船时在高岸边唱着歌,鸿雁在远田中哀鸣。
谁能知道我躲避繁忙的官场,面对酒杯不禁泪流满面。


注释:

字词注释:

  • 悲行客:悲伤的行人。
  • 停桡:停下划桨。
  • 寒江:寒冷的江水。
  • :守卫的哨所。
  • :船桨。
  • 鸿嘶:鸿雁的叫声。
  • 徒御:指的是忙碌的官场生活。
  • 一潸然:流泪,潸然泪下。

典故解析:

  • 诗中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诗人对仕途的失望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歌风格以清新自然著称,常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李端在行旅途中,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由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官场的失望以及对个人情感的重视。


诗歌鉴赏:

《晓发瓜州》是一首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在清晨出发时的孤独与惆怅。开篇“晓发悲行客”直接揭示了诗人的情感,清晨的出发并没有带来期待的愉悦,反而是一种深深的悲伤。诗人停下船来,即使身处江边,却因内心的惆怅而无法前行。此时,寒冷的江水与皎洁的月亮形成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

接下来的描绘“寒江半有月,野戍渐无烟”,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意境。月光洒在江面上,野外的哨戍逐渐消失,象征着安静与孤独,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世事的冷漠。

在“棹唱临高岸,鸿嘶发远田”中,诗人用划船和鸿雁的叫声来渲染氛围,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思索。最后一句“谁知避徒御,对酒一潸然”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出诗人对官场的逃避与对自由的渴望,面对酒杯时的无奈与泪水,令人动容。

整首诗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结合,展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晓发悲行客:清晨出发的行人,感到悲伤,直接道出诗人心情。
  2. 停桡独未前:停下船桨,独自未能前行,表现出内心的无奈。
  3. 寒江半有月:寒冷的江水上半明月,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4. 野戍渐无烟:荒野上的哨戍渐渐没有了烟火,暗示着孤独和冷清。
  5. 棹唱临高岸:在高岸边,划桨时唱歌,展现出一种对自然的亲近。
  6. 鸿嘶发远田:鸿雁在远田中叫,传达一种空旷与孤独感。
  7. 谁知避徒御:谁能理解我逃避官场的苦衷。
  8. 对酒一潸然:面对酒杯,无法自已地流下泪水,表达对生活的无奈与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水与月光进行比喻,反映出诗人的情感。
  • 拟人:鸿雁的叫声似乎赋予了情感,使得景物更具生机。
  • 对仗:在句式上形成对比与协调,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悲伤经历,探讨了人在面对生活与官场压力时的无奈与孤独,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与对繁忙世俗的逃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新的开始,也隐含着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
  • 江水:象征孤独与流逝的时间。
  • 月亮:象征冷静与思考,夜的宁静中往往蕴藏着深情。
  • 鸿雁:象征孤独的游子,往往与思乡情绪相联系。
  • :象征逃避与麻醉,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晓发悲行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愤怒

  2. 诗中提到的“寒江半有月”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热闹
    B. 寂静
    C. 动荡

  3. “谁知避徒御”中的“徒御”指的是什么?
    A. 自由生活
    B. 官场生活
    C. 乡村生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例如,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孤独与对自由的渴望,但李白的情感更为豪放,而李端的《晓发瓜州》则更显深沉与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端诗文集》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以上内容为《晓发瓜州》的详细解析与学习材料,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