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萱桂》

时间: 2025-01-04 10:12:11

使君竟不住,萱桂徒栽种。

桂有留人名,萱无忘忧用。

不如江畔月,步步来相送。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别萱桂

作者: 白居易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使君竟不住,萱桂徒栽种。
桂有留人名,萱无忘忧用。
不如江畔月,步步来相送。


白话文翻译:

使君终究要离去,萱草和桂树只是白白栽种。
桂树有留住人的名字,而萱草没有忘忧的用途。
不如在江边的明月,步步相随来送别。


注释:

字词注释:

  • 使君:指代朋友或主人,通常指称有地位的人。
  • 萱桂:萱草和桂树。萱草有忘忧之意,桂树则常用于留人、寄情。
  • 留人名:桂树有留住人的象征意义。
  • 忘忧用:萱草有忘忧的功能,意指能消除忧愁。

典故解析:

  • 萱草:传说中,萱草可以忘却忧愁,因此常被用作离别时的象征。
  • 桂树:在古代文化中,桂树常与高洁、名士等意象相联系,被视为留人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其诗风直白,通俗易懂,关注民生,作品多描绘生活琐事与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 本诗或作于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别萱桂》是一首抒发离别情感的诗作,白居易通过对萱草与桂树的描写,表达了对朋友即将离去的惆怅与无奈。诗的开头“使君竟不住”,直接点出离别的主题,简明扼要地揭示了情感的核心。接着,诗人以“萱桂徒栽种”引入对植物的思考,萱草象征着忘忧,而桂树则有留人的寓意。这里的对比不仅揭示了植物本身的象征意义,也反映出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离别的感伤。

最后两句“江畔月,步步来相送”,将情感推向高潮。江边的明月如同友人的陪伴,带给诗人一种无形的支持和温暖,表达了对友人离去时的深情厚谊。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展现了白居易深厚的艺术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使君竟不住:朋友即将离去,表达出离别的无奈。
  2. 萱桂徒栽种:萱草与桂树只是栽种而无实际意义,暗示离别的悲伤。
  3. 桂有留人名:桂树象征留住友人,有名声和情感的寄托。
  4. 萱无忘忧用:萱草没有实际的用处,强调离愁别绪。
  5. 不如江畔月:将明月作为陪伴,温柔而美好,表达对友谊的珍惜。

修辞手法:

  • 对比:萱草与桂树的对比,反映出情感的复杂性。
  • 暗喻:明月象征友人的陪伴,表现出深情的寄托。
  • 拟人:将明月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力量。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朋友即将离去的惆怅、无奈与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萱草:忘忧、离别的象征。
  • 桂树:留人、寄情的象征。
  • 江边明月:温柔陪伴、友谊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使君”指代什么? A. 诗人
    B. 朋友
    C. 家人

  2. “桂有留人名”的含义是什么? A. 桂树可以留住人
    B. 桂树有美名
    C. 桂树没有用处

  3. 诗的最后两句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伤感
    B. 欢喜
    C. 愤怒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离骚》 - 屈原

诗词对比: 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比,两首诗均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情感,但王勃的作品更显豪情壮志,而白居易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