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画堂春•浇花
作者: 董以宁 〔明代〕
为怜春去惜芳菲。将泉欲滴花枝。
秃襟小袖汲来迟。别样腰肢。
细洒恐溅裙幅,徐倾好沁香脾。
一枝轻摘衬乌丝。拣又多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诗人小心翼翼地用泉水浇灌花枝。由于衣衫单薄,浇水时有些迟缓,特别是那柔美的腰肢,更显得娇弱。细心地洒水,生怕水溅到裙子上,轻轻倾倒,香气沁人心脾。轻轻摘下一枝花来衬托乌黑的秀发,似乎还有很多时间可以再挑选。
注释:
- 芳菲:指花草的繁盛,常用来形容春天的美好。
- 秃襟小袖:形容衣服的样式,表示轻薄,适合春天。
- 裙幅:裙子的边缘部分,指在浇花时怕水溅到。
- 沁香脾:香气渗透到心脾之中,形容花香的浓郁。
- 乌丝:指黑色的头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以宁是明代的一位女诗人,因其才情与才艺在文人圈中颇有影响。她的作品多反映女性的情感与生活,擅长抒情,文字细腻而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天,表达了对春天花朵的珍惜与爱护,反映了女性细腻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画堂春•浇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花卉的娇嫩。诗人用“为怜春去惜芳菲”表达了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惋惜,感情真挚而深沉。接着,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浇花的情景,展现出一种温柔的女性气质。通过“秃襟小袖”这一形象,诗人传递了细腻的生活感受,既表现了春天的气息,又反映了女性的柔美。
“细洒恐溅裙幅”一句,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在浇花时的谨慎与柔情,仿佛可以感受到那一滴水珠的轻盈与娇嫩。最后一联“一枝轻摘衬乌丝”,则通过摘花的细节,表现了女性对美的追求与品味,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让人陶醉。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脆弱,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体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与独特的观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为怜春去惜芳菲:因怜惜春天的离去,珍惜花草的繁盛。
- 将泉欲滴花枝:准备用泉水浇灌花枝。
- 秃襟小袖汲来迟:衣服轻薄,来得有些迟缓。
- 别样腰肢:展现出不同寻常的柔美腰肢。
- 细洒恐溅裙幅:细心洒水,生怕溅湿裙子。
- 徐倾好沁香脾:慢慢倾倒水,香气沁人心脾。
- 一枝轻摘衬乌丝:轻轻摘下一枝花来搭配乌黑的秀发。
- 拣又多时:似乎还有很多时间可以挑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浇花比作对春天的珍惜。
- 拟人:赋予花朵生命与情感。
- 对仗:如“秃襟小袖”与“别样腰肢”,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珍惜春天与花朵的生命展开,展现了女性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与感受,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生命与希望的季节。
- 花:象征美丽与脆弱,代表女性的柔美。
- 泉水:象征生命的源泉,滋养花草。
- 裙幅:体现女性的优雅与细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为怜春去惜芳菲”的意思是什么?
- A. 怜惜春天的离去
- B. 享受春天的美好
- C. 期待春天的到来
-
“细洒恐溅裙幅”中的“裙幅”指什么?
- A. 裙子的边缘
- B. 脚边
- C. 手腕
-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春天的失落
- B. 对花的珍惜
- C. 对生活的感悟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与女性的情感。
- 杜甫的《春望》: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脆弱。
诗词对比:
- 《画堂春•浇花》与《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女性对春天的珍惜,但前者更注重细腻的生活细节,而后者则更强调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包含众多优秀古诗词作品。
- 《明代女诗人研究》:专门研究明代女性诗人的著作与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