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寺》

时间: 2025-01-04 07:37:27

古寺临珠石,高僧住镜天。

波环中印度,岸达上乘禅。

鲸吼通鲛室,渔歌杂象筵。

市尘飞不到,沽酒白鸥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寺临珠石,高僧住镜天。
波环中印度,岸达上乘禅。
鲸吼通鲛室,渔歌杂象筵。
市尘飞不到,沽酒白鸥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的寺庙,坐落在珠石之间,寺中高僧居住在如镜般的天空下。波涛环绕着寺庙,仿佛在与印度的禅宗相交;岸边则是通往高深禅境的道路。鲸鱼的吼声透过海水传入鲛人居住的房间,渔民的歌声与象棋比赛的喧闹交织在一起。市井的尘埃无法飘至此处,诗人则在白鸥飞舞的海边畅饮美酒。

注释:

  • 珠石:指海中明珠与石头,象征美丽与坚硬。
  • 镜天:形容天空如镜般清澈。
  • 波环:波浪环绕,表示水域的辽阔。
  • 上乘禅:指高深的禅理,表示境界高超的修行。
  • 鲸吼:鲸鱼的鸣叫声,象征自然的声音。
  • 鲛室:指鲛人居住的地方,鲛人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种海中生物。
  • 市尘:城市的尘土,象征世俗的喧嚣。
  • 沽酒:指卖酒,表达诗人在此地享受饮酒的惬意。

典故解析:

  • 高僧住镜天:可能与佛教中的清净之境有关,反映了修行人追求高远境界的心态。
  • 鲸吼通鲛室:鲛人传说出自《山海经》,鲸鱼的声音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理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瑜,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禅宗思想的理解与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清幽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海珠寺》是一首描绘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索。诗的开篇以“古寺临珠石”引入,描绘出一个静谧而神秘的场所,这里不仅有高僧的修行,还有波涛环绕的壮丽景象,仿佛是一处世外桃源。接着,诗人通过“鲸吼通鲛室”和“渔歌杂象筵”两句,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鲸鱼的吼声和渔民的歌唱交融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在描写中,诗人利用了丰富的意象,表现出心灵的宁静与对世俗的超脱。最后一句“市尘飞不到,沽酒白鸥边”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恬淡自适的生活态度。整首诗不仅仅是在描绘一个景点,更是在表达一种哲理,一种对高尚生活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寺临珠石:古老的寺庙依偎在美丽的珠石之间,象征着宁静和美好。
  2. 高僧住镜天:高僧居住在清澈如镜的天空下,暗示着修行人对清净心境的追求。
  3. 波环中印度:波浪环绕,似乎与印度的禅宗相融,表现出文化的交汇。
  4. 岸达上乘禅:岸边的道路通向高深的禅理,象征着追求智慧的方向。
  5. 鲸吼通鲛室:鲸鱼的吼声传入鲛人的房间,体现人与自然的沟通。
  6. 渔歌杂象筵:渔民的歌声与象棋的热闹交织,展现了生活的多样性。
  7. 市尘飞不到:城市的尘埃无法到达这里,表达了对世俗喧嚣的排斥。
  8. 沽酒白鸥边:在白鸥飞舞的海边畅饮美酒,展示了诗人的洒脱与恬淡。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鲸吼通鲛室,渔歌杂象筵”,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
  • 比喻:将天空比作镜子,形象生动。
  • 意象:如“白鸥”、“鲸吼”等,形成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对高深禅理的追求,以及对尘世喧嚣的超脱,体现了诗人向往清净生活和内心宁静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古寺:象征着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2. 珠石:美与坚硬的结合,象征着珍贵的事物。
  3. 高僧:智慧与修行的象征。
  4. 鲸吼:自然的力量与神秘。
  5. 白鸥:自由与洒脱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黄瑜
    • C) 杜甫
  2. “古寺临珠石”中“珠石”象征什么?

    • A) 美丽与坚硬
    • B) 深邃与神秘
    • C) 浪漫与温柔
  3. 诗中提到的“高僧”主要代表什么?

    • A) 世俗
    • B) 智慧与修行
    • C) 财富与权力

答案

  1. B) 黄瑜
  2. A) 美丽与坚硬
  3. B) 智慧与修行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维的《鹿柴》
  2.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黄瑜《海珠寺》王维《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但《海珠寺》更侧重于禅宗的哲理,而《鹿柴》则着重于山水之间的静谧之感。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诗词鉴赏》
  2. 《明代文学研究》
  3. 《诗经与古诗词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