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过南渡桥》

时间: 2025-01-04 07:48:37

指点申江路,轻舟乘夜过。

一镫一语静,两岸月明多。

到处皆烽火,潜行避网罗。

风声疑草木,数问夜如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过南渡桥
金兰贞 〔清代〕

指点申江路,轻舟乘夜过。
一镫一语静,两岸月明多。
到处皆烽火,潜行避网罗。
风声疑草木,数问夜如何。

白话文翻译:

在夜晚,轻舟在南渡桥上划过申江,
一盏灯光下,彼此轻声交谈,四周静谧。
两岸的月光明亮,映照着宁静的夜空。
四处都是烽火,必须小心潜行,避开捕捉的网罗。
风声在草木间窸窣作响,我默默地问,今夜为何如此宁静?

注释:

  • 申江:指的是长江的一段,通常指的是南方的水路。
  • 轻舟:轻便的船只,象征着自由和灵活。
  • :指的是灯具,一般古代用来照明的器具。
  • 烽火:古代用于报警的火光,这里指代战乱和动荡。
  • 网罗:捕捉的网,象征着潜在的危险和困境。
  • 风声疑草木:风声和草木的声音交织,暗示环境的危险。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涉及到的“烽火”是古代战争的象征,表示国家的动荡和社会的不安。这一点在清代文学中常常被提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金兰贞,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在诗歌中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风格多样。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是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夜行的景象,表达了对安全的渴望和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诗歌鉴赏:

《夜过南渡桥》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与外部战乱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开篇便以“指点申江路,轻舟乘夜过”引入,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旅行状态,但随即转入“到处皆烽火”,暗示外部环境的危险,诗人虽然在夜色中划船,但内心却充满了对时局的忧虑与恐惧。两岸的月光明亮,似乎在映照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最后以“风声疑草木,数问夜如何”结尾,既是对环境的细腻观察,也反映出诗人对宁静夜晚的深思与不安,构成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指点申江路,轻舟乘夜过:描绘了诗人在夜晚划过申江的情景,体现出一种游历的自在与洒脱。
    • 一镫一语静,两岸月明多:一盏灯下,轻声交谈,营造出宁静的氛围,两岸的明月增添了诗的意境。
    • 到处皆烽火,潜行避网罗:现实的紧迫感与危险感显现,烽火象征着战争与不安,诗人不得不小心翼翼。
    • 风声疑草木,数问夜如何:细腻的听觉描写,诗人对夜晚的疑惑与思考,暗示了对未来的迷茫。
  •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宁静的夜晚与战乱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
    • 拟人:将风声与草木的声音结合,使自然与人类情感相互交融,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夜晚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外部世界的忧虑。

意象分析:

  • 轻舟:象征自由与灵活,诗人渴望逃离纷乱的现实。
  • 月亮:象征宁静与美好,但在战乱中显得更加孤独。
  • 烽火:代表战争与动荡,暗示诗人内心的恐惧与不安。
  • 风声:象征着潜在的危险与未知,增添了诗的紧迫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轻舟”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安全
    C. 战争
    D. 繁忙

  2. “到处皆烽火”这句中的“烽火”代表什么?
    A. 平静
    B. 战乱
    C. 自然
    D. 旅行

  3. 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
    A. 喜悦
    B. 忧虑
    C. 轻松
    D.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与金兰贞的《夜过南渡桥》都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但李白的作品更多地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怀和个人的遭遇,而金兰贞则更强调对现实动荡的直面与内心的忧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