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草堂偶成》
时间: 2025-01-19 18:09: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日草堂偶成
作者: 胡霙 〔明代〕
至道在天地,散焉为万殊。
万殊复一本,惟诚斯曰儒。
孰则通天人,圣贤焉可诬。
断断执碎义,汉宋存守株。
汉儒能笃实,宋儒非虚无。
流弊防大甚,况有歧中涂。
道统自千古,学统匪一隅。
入道且求学,蹶步宁康衢。
草堂存吾春,玄会思唐虞。
白话文翻译
至高的道理存在于天地之间,散布成万千不同的样式。万千的不同又归于一个本源,只有真诚才能称之为儒学。谁能通达天人之道,圣贤又岂能被诬陷。固执地抓住微小的道理,汉代和宋代的儒者都在守着一棵树。汉代的儒者能够踏实,宋代的儒者则不虚无。流弊防范非常严重,更何况在岔路之中。道统自古以来就存在,学统并非只是一隅之地。入道且求学,走稳的步伐才能走上康庄大道。草堂中保存着我的春天,玄会中思索着唐虞之治。
注释
- 至道:至高无上的道理。
- 万殊:万千不同的样式。
- 惟诚:唯有真诚。
- 通天人:理解天地人之道。
- 守株:比喻固守旧有的事物。
- 流弊:社会的弊端。
- 道统:道理的传承。
- 学统:学术的传承。
- 蹶步:稳健的步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胡霙是明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以儒家思想为主,关注社会伦理及个人修养。他的诗风常有哲理性,强调真诚与实在。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日,诗人在草堂中偶然成诗,表达对儒道的思考及对社会弊端的警惕,反映出他对时代的关切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诗歌鉴赏
《春日草堂偶成》是一首融汇了儒道思想的哲理诗。诗中,胡霙通过对“至道”的探讨,表现了对宇宙与人类关系的深刻理解。他认为,万物虽有差异,但都源于一个真理,而这个真理就是诚恳的态度。诗中提到的“汉儒能笃实,宋儒非虚无”,反映出他对不同时代儒者的不同评价,认为汉代儒者踏实稳重,而宋代则容易流于虚无,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各个时代的文化脉络,也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的思考与批评。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哲理,运用了排比和对仗的修辞手法,使得诗意更加深远。最后一句“草堂存吾春,玄会思唐虞”则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对先贤的敬仰,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至道在天地:指宇宙间的真理无处不在。
- 散焉为万殊:这些真理在现实中呈现出千差万别的样态。
- 万殊复一本:所有差异最终都归结于一个本源。
- 惟诚斯曰儒:唯有真诚的态度才能称之为儒家学说。
- 孰则通天人:谁能够理解天地人之间的关系。
- 圣贤焉可诬:圣贤之人又怎能被诬蔑呢。
- 断断执碎义:形象地描绘了对小道理的执着。
- 汉宋存守株:指汉宋的儒者固守旧有的传统。
- 汉儒能笃实:汉代的儒者更加脚踏实地。
- 宋儒非虚无:宋代儒者则有些空洞。
- 流弊防大甚:社会上流传的弊端非常严重。
- 况有歧中涂:更是存在岔路和迷途。
- 道统自千古:道的传承自古以来就存在。
- 学统匪一隅:学术的传承并不是局限于某个地方。
- 入道且求学:想要入道就要努力学习。
- 蹶步宁康衢:走稳的步伐才能走向成功的道路。
- 草堂存吾春:草堂是我精神的栖息地。
- 玄会思唐虞:在这里思索理想的社会。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草堂”象征诗人修身养性的场所。
- 对仗:如“汉儒能笃实,宋儒非虚无”,加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传统儒学的尊重,对社会弊端的警醒,以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展现出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堂:象征隐居与思考的地方,代表诗人对安静生活的向往。
- 春:象征生机与希望,暗示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 唐虞:代表理想化的社会治理,体现了诗人对古代贤明政治的追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至道在天地"中所指的“至道”是指什么? A. 真理
B. 学问
C. 道德 -
根据诗中,汉儒的特点是? A. 虚无
B. 踏实
C. 浮夸 -
诗中提到的“草堂”象征着什么? A. 失落
B. 隐居与思考
C. 繁忙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鸟鸣涧》
诗词对比:
- 比较胡霙的《春日草堂偶成》与王维的《鸟鸣涧》,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与内心的联系,但胡霙更侧重于哲理的探讨,而王维则更偏重于自然之美的描绘。王维通过自然景色传递情感,胡霙则通过哲理思考传达对社会的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儒学与道德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