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中秋无月》

时间: 2025-01-19 18:50:50

残荷倦柳,恨秋光无趣。

安顿兰台众星聚。

听岩华扑案,岭月扶樽,却不道、摇曳一天云雾。

团圞惟此夜,怨煞孀娥,甚事帘栊暗遮住。

搴翠幕,扯青冥,借斧吴刚,真欲斫、广寒宫宇。

且慢醉、留倾菊花杯,怕不定重阳,更多风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残荷倦柳,恨秋光无趣。安顿兰台众星聚。听岩华扑案,岭月扶樽,却不道摇曳一天云雾。团圞惟此夜,怨煞孀娥,甚事帘栊暗遮住。搴翠幕,扯青冥,借斧吴刚,真欲斫广寒宫宇。且慢醉留倾菊花杯,怕不定重阳,更多风雨。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残荷和疲惫的柳树,令人对无趣的秋光感到怨恨。兰台的众星在这里聚集。听着岩石上花瓣轻轻拍打案几,山岭上的月光抬起酒杯,却不曾想到这一切都在云雾中摇曳。今夜的团圆,令人怨恨那嫦娥,究竟是什么让窗帘遮住了光明。拨开翠幕,扯开青天,借用吴刚的斧头,真想劈开广寒宫殿。且慢点醉,留住那倾倒的菊花酒杯,怕是重阳节未定,更多的风雨将至。

注释:

  • 倦柳:疲惫的柳树,形容秋天的凋零。
  • 兰台:古代文人聚会的地方,象征文人雅集。
  • 岩华:花瓣,指自然界的美景。
  • 孀娥:嫦娥,传说中的月宫仙子。
  • 青冥:青天,象征广阔的天空。
  • 吴刚:传说中在月宫伐桂的神仙,象征不屈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用宾,近代诗人,字子华,号秋水,江苏人。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出深刻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洞仙歌·中秋无月》创作于中秋节期间,正值月圆之时,诗人却体验到无月的孤寂与失落,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洞仙歌·中秋无月》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中秋佳节的复杂情感。开篇以“残荷倦柳”引入,描绘了秋天的萧瑟和凋零,恰似诗人此时的心境。接着通过“兰台众星聚”的描写,表现出在孤独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寻。诗中“岩华扑案,岭月扶樽”,展现了月光和花瓣的互动,将自然景物与人类情感紧密结合。

“怨煞孀娥”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嫦娥的怨恨,似乎在责怪她的美丽让人心生寂寞。诗人进一步借用“吴刚”之斧,渴望打破月宫的孤独,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渴望与无奈。最后,诗人提醒自己“且慢醉”,即使在这样的孤独中,也要留意生活的无常与未来的风雨,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精致,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也有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呈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残荷倦柳,恨秋光无趣。:描绘秋天的景象,荷花凋谢,柳树疲惫,表现出对秋天无趣的怨恨。
  2. 安顿兰台众星聚。:指众多文人雅士聚集于此,象征希望与美好。
  3. 听岩华扑案,岭月扶樽。:花瓣轻拍案几,月光伴随酒杯,表现一种恬淡的氛围。
  4. 却不道摇曳一天云雾。:暗示这一切美好都被云雾遮挡,令人感到迷茫。
  5. 团圞惟此夜,怨煞孀娥。:在这个团圆的夜晚,诗人对嫦娥产生怨恨,感到孤独。
  6. 甚事帘栊暗遮住。:是指窗帘遮住了光明,暗示内心的压抑。
  7. 搴翠幕,扯青冥。:想要拨开遮挡,展现出真实的明亮。
  8. 借斧吴刚,真欲斫广寒宫宇。:借用吴刚的斧头,想要打破月宫的孤独。
  9. 且慢醉留倾菊花杯。:提醒自己不要急于沉醉,要留意生活的变化。
  10. 怕不定重阳,更多风雨。:表达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生活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残荷和倦柳比作诗人的孤独情感。
  • 拟人:月亮和花瓣似乎在与人对话,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如“安顿兰台众星聚”“听岩华扑案,岭月扶樽”,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在中秋无月的夜晚,面对孤独与无常的深刻思考,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对未来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残荷:象征秋天的凋零与孤独。
  • 倦柳:代表着疲惫的生命状态。
  • 兰台:象征文人雅集的理想之地。
  • 嫦娥:象征美丽与孤独。
  • 吴刚:象征不屈的意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倦柳”主要指什么? A. 秋天的柳树
    B. 春天的柳树
    C. 夏天的柳树
    D. 冬天的柳树

  2. “怨煞孀娥”中的“孀娥”指的是谁? A. 仙女
    B. 嫦娥
    C. 王母
    D. 织女

  3. 诗人在最后提到的“重阳”指的是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端午节
    C. 重阳节
    D. 春节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对比:

王用宾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现了对月亮的思考,但王用宾更多地表现出孤独与无奈,而李白则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两者在意象与情感上各有侧重,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1. 王用宾诗词研究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近现代诗人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