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往视田园同田熊二子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9 18:15:23意思解释
雨后往视田园同田熊二子二首 其二
原文展示
雨暵自有期,岁功讵云差。
昨来偶滂沱,万物皆颜华。
晴晨子见过,毅然巾我车。
荒径蹄辙稀,泽国疏桑麻。
长风起修林,夕响连蒹葭。
芁芁南山豆,离离东陵瓜。
怀古看行云,矫首徒咨嗟。
白话文翻译
雨水的干湿自有时节,年收的丰歉也不能一概而论。
昨天下了一场大雨,万物都呈现出鲜艳的色彩。
今天早晨你来过,毫不犹豫地跟我一起出行。
荒僻的小路上马蹄印很少,湿地上稀疏的桑树和麻田。
长风吹动着高大的树林,傍晚的声音连绵不绝,似乎在回应芦苇的摇曳。
南山的豆苗长得茂盛,东陵的瓜田一片繁茂。
怀古之情随行云而来,抬头望天不禁感慨。
注释
- 雨暵:指雨水的潮湿状态。
- 岁功:指一年收成的情况。
- 滂沱:形容雨下得很大。
- 颜华:指万物焕发出美丽的色彩。
- 巾我车:指用头巾遮盖,准备出行。
- 荒径:指偏僻的小路。
- 疏桑麻:稀疏的桑树和麻田,形容农村景象。
- 芁芁:指茂盛的样子,形容豆苗。
- 离离:形容生长得繁茂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梦阳(约1550-1620),字云龙,号澄江,明代著名诗人,生活在明末风云变幻的时代。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描绘田园风光,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李梦阳游览田园时,正值雨后,万物复苏,展现出田园的生机与美丽,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李梦阳的这首《雨后往视田园同田熊二子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生机和自然气息的田园诗。诗人在雨后的田园中,看到万物复苏的景象,心中自然生出许多感慨。开篇的“雨暵自有期,岁功讵云差”点明了自然与人类收成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接着,诗人描绘了雨后的美好景象,白话文中提到的“万物皆颜华”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尤其是“长风起修林,夕响连蒹葭”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声音,也让人回味那种恬静和安宁。
在这首诗中,诗人不仅仅是记录自然的美,更是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一种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怀念。最后一句“怀古看行云,矫首徒咨嗟”更是突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表现了他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暵自有期:雨水的干湿是有规律的,暗示着自然的法则。
- 岁功讵云差:每年的收成也不能一概而论,表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
- 昨来偶滂沱:昨天下了一场滂沱大雨,直接描绘了天气变化。
- 万物皆颜华:万物因为雨水而焕发出美丽的色彩,生机勃勃。
- 晴晨子见过:在晴晨时,朋友来访,暗示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 毅然巾我车:毫不犹豫地跟随我出行,表现出一种随和的态度。
- 荒径蹄辙稀:人迹罕至的小路,暗示田园的宁静。
- 泽国疏桑麻:湿地上的桑树和麻田,展示出农村的景象。
- 长风起修林:长风吹动着高大的树林,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 夕响连蒹葭:傍晚的声音与芦苇相连,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芁芁南山豆,离离东陵瓜:描绘了南山豆苗和东陵瓜田的繁茂景象。
- 怀古看行云:怀古之情随行云而来,表现出诗人的感怀。
- 矫首徒咨嗟:抬头望天,不禁感叹,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万物皆颜华”比喻万物复苏的美丽。
- 拟人:夕响连蒹葭,将自然赋予生命,增强了诗的灵动性。
- 对仗:如“荒径蹄辙稀,泽国疏桑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雨后田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历史的思考,浸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的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着生命的滋润,代表自然的变化。
- 田园:寓意着宁静和美好,反映了人对自然的向往。
- 南山豆、东陵瓜:象征着丰收和生活的富饶。
- 行云:代表历史的流逝和人生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万物皆颜华”是什么意思? A. 万物都很美丽
B. 万物都很丑陋
C. 万物都没有变化
D. 万物都在沉睡 -
诗人对雨水的态度是: A. 愤怒
B. 尊重
C. 无所谓
D. 逃避 -
“矫首徒咨嗟”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高兴
B. 愤怒
C. 感慨
D. 忧伤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源记》:陶渊明的田园诗,描绘了理想的田园生活。
- 《静夜思》:李白的名作,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李梦阳与陶渊明的田园诗相比,前者更注重描绘自然的生机,而后者则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理想的追求。
- 例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偏向于内心的安宁,而李梦阳的“昨日偶滂沱,万物皆颜华”则强调自然变化带来的生机。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李梦阳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手册》
- 《田园诗的美学分析》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李梦阳的这首诗及其所蕴含的深厚情感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