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其一 九日寄彦衡济之兼简仲坚景纯二弟》
时间: 2025-01-19 20:03: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其一 九日寄彦衡济之兼简仲坚景纯二弟》
作者: 段克己 〔金朝〕
点检笙歌上小楼。
西风帘幕卷清秋。
绿醅轻泛红萸好,
黄菊羞簪白发稠。
今古恨,去悠悠。
无情汾水自西流。
淡烟衰草斜阳外,
并作登临一段愁。
白话文翻译
在小楼上,细心地检查着笙歌乐器。
西风吹动帘幕,卷起了清秋的气息。
清新的绿酒轻轻泛起,红色的萸果正好,
黄菊花害羞地簪在白发上,显得稠密。
古往今来的遗恨,悠悠难去。
无情的汾水自西流去。
淡淡的烟霭,衰草,在斜阳的映照下,
使我在这里登高望远,心中感到一阵愁苦。
注释
- 点检: 检查、整理。
- 笙: 一种古代乐器,音色柔和。
- 醅: 指轻酒,淡酒。
- 红萸: 一种果实,常用作饮品的配料。
- 羞簪: 形容黄菊花因白发而显得羞涩。
- 汾水: 指汾河,流向西方,象征无情。
- 淡烟衰草: 描绘秋天的景色,带有伤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段克己,金朝诗人,生于北方,因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人生哲理而著称。他的诗风清新婉约,常反映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九月重阳节,作者寄情于自然,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九日重阳节具有登高远望的传统,诗人在此时写下此诗,既是对节日的庆祝,也是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诗人在小楼上吟唱,西风徐来,带走了夏日的炎热,浓烈的秋意扑面而来。诗中通过“绿醅轻泛红萸好,黄菊羞簪白发稠”等句,展示了秋天的丰收与美好,同时也暗含对人生的感慨。白发与黄菊的结合,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今古恨,去悠悠”这一句,直接点出人生的惆怅与遗憾,结合“无情汾水自西流”的意象,更加深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无奈。最后“淡烟衰草斜阳外,并作登临一段愁”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展示了诗人面临自然景色时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在描述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入了作者对人生、对兄弟情谊的思考,情感深沉,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点检笙歌上小楼。
描述诗人在小楼上准备演奏乐器,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 西风帘幕卷清秋。
西风带来了清新的秋季,帘幕被风卷起,象征着季节的转变。 - 绿醅轻泛红萸好,
清酒漂浮着红萸,象征着丰收与喜悦。 - 黄菊羞簪白发稠。
黄菊花因诗人白发而显得羞涩,暗示时间的流逝。 - 今古恨,去悠悠。
表达对历史的遗憾与无奈。 - 无情汾水自西流。
汾水无情地向西流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淡烟衰草斜阳外,
描绘秋天的淡淡烟霭和衰草,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意境。 - 并作登临一段愁。
最后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愁绪结合,形成全诗情感的高潮。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相结合,形成鲜明对比。
- 对仗: 句式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 秋天的景色与人生的无常交织在一起,富有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兄弟情谊的思念。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诗人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惆怅,展现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笙歌: 象征欢乐、音乐与人际交往。
- 西风: 代表秋天的来临,暗示生命的变化。
- 绿醅、红萸、黄菊: 象征秋季的美好与丰收。
- 白发: 象征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汾水: 代表无情的时间流逝。
- 淡烟、衰草、斜阳: 共同构成一种凄凉的秋日景象,增强情感的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点检笙歌”中的“笙”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花
- C. 一种饮品
- D. 一种乐曲
-
诗中提到的“黄菊羞簪白发稠”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生命的美好
- B. 时间的流逝与衰老
- C. 自然的丰收
- D. 友情的珍贵
-
“无情汾水自西流”中的“无情”形容的是哪种情感?
- A. 爱情
- B. 友情
- C. 时间的无情
- D. 自然的变化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下独酌》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鹧鸪天》与《静夜思》
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但《鹧鸪天》更多地融入了自然景色的描写,而《静夜思》则更为直接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金代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