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下第》

时间: 2025-01-04 10:35:27

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

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再下第
作者:孟郊 〔唐代〕

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
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白话文翻译:

这一夜我九次叹息,梦境短暂,回不了家。
两次走过长安的街道,白白用泪水去看那盛开的花。

注释:

字词注释:

  • 再下第:指再次参加科举考试却未能中榜。
  • 九起嗟:形容一夜间多次叹息,表达心中的苦闷。
  • 梦短:梦醒得快,表明心情不安宁。
  • 长安陌:长安是唐代的都城,陌指街道。
  • 空将泪见花:白白用泪水去看花,流露出无奈与悲伤。

典故解析:
长安是唐代的中心城市,象征着繁华与荣耀。而“泪见花”则暗示着因未能如愿而感到的遗憾与失落,这种情绪在许多诗词中都有体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唐代诗人,以其悲苦的生活经历和深刻的诗作而闻名,尤其擅长写诗表达个人情感。其作品常反映了对科举考试的追求与失落。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孟郊为参加科举考试而奔波时,他经历了多次的失败与失落,内心的彷徨与痛苦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诗歌鉴赏:

《再下第》展现了孟郊对科举考试的执着追求以及因未能如愿而产生的深深痛苦。全诗在表面上描绘了一种因梦境短暂而无法回到家乡的孤独感,深层则透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感慨。前两句通过对“九起嗟”的描写,表现出他在一夜之间的无数叹息,营造了一种压抑的氛围。而后两句则转向长安的街道,表面上是对繁华的描绘,实际上却是对追求的无奈与失落。诗中“空将泪见花”的意象,既是对花的美丽的感慨,也是对自己悲惨命运的无声控诉,泪水与花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象征着理想的破灭。

整首诗风格沉郁,情感真挚,展现了孟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科举的执着与焦虑,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个人色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夕九起嗟:描述了诗人一夜之间多次因失意而叹息,显示了他内心的痛苦与焦虑。
  • 梦短不到家:梦醒得快,无法回归理想中的故乡,象征着失望与无奈。
  • 两度长安陌:两次走过长安的街道,暗示着他对荣华富贵的渴望与追求。
  • 空将泪见花:用泪水去看花,表面上是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实则是对自己境遇的悲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眼泪与花相对比,强调失落与美好之间的反差。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奈与悲伤,同时也反映出科举制度下士人的艰辛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安:繁华与荣耀的象征,代表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 泪水:悲伤与失落的象征,表现了内心的苦闷与无奈。
  • :美好的事物,暗示着理想的美好,然而却因现实的残酷而无法实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九起嗟”表示什么?
    A. 九次欢笑
    B. 九次叹息
    C. 九次沉默
    D. 九次旅行

  2. “梦短不到家”中的“梦短”意指什么?
    A. 梦境长久
    B. 梦境醒得快
    C. 梦境美好
    D. 梦境复杂

  3. 诗中“空将泪见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 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爱情的思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科后》:王之涣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孟郊的《再下第》与王之涣的《登科后》有着相似的主题,都是对科举成功与失败的思考。然而,王之涣的诗更偏向于庆祝成功后的喜悦,而孟郊则沉浸在失落的情绪中,展现出更深刻的个人悲苦和社会压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孟郊诗集》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解读,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再下第》这首诗的深刻内涵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