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东桑》

时间: 2025-01-19 21:40:08

东篱桑树五丈馀,童童结成羽葆车。

下有大耳奇男儿,耳大志亦大,击剑走马聊读书。

左龙右凤西南飞,来衔桑土补旧居。

采桑桑有叶,钻桑桑有火。

桑叶成文章,桑火不照中原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舍东桑
陆深 〔明代〕

东篱桑树五丈馀,
童童结成羽葆车。
下有大耳奇男儿,
耳大志亦大,击剑走马聊读书。
左龙右凤西南飞,
来衔桑土补旧居。
采桑桑有叶,
钻桑桑有火。
桑叶成文章,
桑火不照中原土。


白话文翻译:

在东边的篱笆旁,桑树高达五丈,
小孩子们在树下玩耍,仿佛在结成羽扇的车子。
树下有一个耳朵特别大的少年,
耳朵大志向也大,骑马打剑偶尔也读书。
龙在左,凤在右,向西南飞去,
带着桑土回来修缮旧居。
采摘桑叶时,看见树上还有叶子,
钻烂桑树则能生火。
桑叶能够写成文章,
而桑火的光芒却不能照亮中原的土地。


注释:

字词注释:

  • :指房舍、居住之地。
  • 东篱:东边的篱笆。
  • 童童:形容孩子们的玩耍状态。
  • 羽葆车:用羽毛做的车帏,象征着轻盈和美好。
  • 奇男儿:有特点的少年。
  • 志亦大:志向也很大。
  • 桑土:指桑树生长的土壤。

典故解析:

  • 龙凤:龙与凤是中国文化中象征权威和美好的动物,常用来象征吉祥和成就。
  • 中原土:中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发源地,暗示诗人对故土的思念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深,明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著称。其诗作多涉及自然景物和人情百态,显示出浓厚的乡土情怀。

创作背景: 《舍东桑》写于明代,这一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乡村生活,表达对故土的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理想。


诗歌鉴赏:

《舍东桑》以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温馨与美丽。诗中通过描绘桑树、孩子、少年等意象,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面。诗人以“东篱桑树五丈馀”开篇,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盎然的环境,桑树既是自然的象征,也是人们生活的依托。童童的嬉戏,反映了孩童的无忧无虑,呼应了自然的纯真与活泼。

下文提到的“大耳奇男儿”,则是对青少年成长的期待与希望,体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少年不仅有着大耳的外形特征,更有着“大志”的内在追求,这种结合展示了人们对知识和力量的双重追求。

诗中“左龙右凤西南飞”的意象,带有一种动态的美感,象征着飞向理想与希望的勇气。最后几句则用桑叶与桑火作为比喻,暗示了知识与智慧的源泉,以及文化的传承。全诗在清新自然中透出一股深邃的哲思,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篱桑树五丈馀”:东边的篱笆旁有高大的桑树,营造出一种乡村的宁静与和谐。
  • “童童结成羽葆车”:孩子们在桑树下嬉戏,象征着纯真无邪的童年。
  • “下有大耳奇男儿”:描绘了一个有特点的少年,耳朵大象征着他的非凡志向。
  • “击剑走马聊读书”:少年不仅有武功,也有文才,体现出全面发展的理想。
  • “左龙右凤西南飞”:描绘了美好的愿景,象征着吉祥与成就。
  • “来衔桑土补旧居”:象征着回归故土,修复与重建的愿望。
  • “采桑桑有叶,钻桑桑有火”:桑树的多样性,暗示生活的丰富与变化。
  • “桑叶成文章,桑火不照中原土”:桑叶象征知识的积累,而桑火则表明知识的局限。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桑叶与桑火分别比喻知识与文化的内涵。
  • 对仗:如“左龙右凤”形成对称美。
  • 象征:桑树象征着生命与希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希望,以及对知识与文化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桑树:象征生命与繁荣,代表着乡土的根基。
  • 孩子:象征纯真与快乐,代表着未来的希望。
  • 少年:象征着成长与追求,展现了对知识与力量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东篱桑树五丈馀”中“桑树”象征什么? a) 富贵
    b) 生命与繁荣
    c) 乡愁

  2. “左龙右凤”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a) 动荡与不安
    b) 吉祥与成就
    c) 贫穷与落后

  3. 诗中提到的“大耳奇男儿”主要体现了什么? a) 外貌特征
    b) 志向与追求
    c) 身体强壮

答案:

  1. b) 生命与繁荣
  2. b) 吉祥与成就
  3. b) 志向与追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田园乐》

诗词对比: 可以将陆深的《舍东桑》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两者均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但陆深更侧重于人文情怀和对未来的期待,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的感悟与哲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清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陆深诗文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