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日本于八月十日向同盟国乞降感赋1945》
时间: 2025-01-01 13:31: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夷黩武,肆侵凌豕突狼奔初歇。
海外忽传风色换,万里波涛哀咽。
广岛车辎,长崎樯橹,武库星罗列。
二弹丸下,一时都付陈迹。
只见群丑游魂,一夫残喘,委伏求存恤。
貔虎移军收失地,火速中原传檄。
同气同仇,我疆我理,共奋中兴业。
马关遗恨,者番当可清涤。
白话文翻译
东夷(即日本)无端侵略,肆无忌惮地来侵扰我中华,像野兽一样肆虐,刚刚平息下来。
海外突然传来风声,局势发生了变化,万里海浪悲鸣。
广岛的火车,长崎的船只,武器库星罗棋布。
两颗原子弹落下,瞬间化为废墟。
只见一群丑陋的灵魂游荡,有一个人苟延残喘,恳求生存的怜悯。
强敌调动军队收复失地,迅速传来中原的号令。
我们同仇敌忾,保卫我们的疆土,携手奋进复兴事业。
马关条约的遗恨,今番应该清洗。
注释
- 东夷:指的是日本。
- 黩武:指好战,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
- 肆侵凌:肆意侵犯和凌辱。
- 豕突狼奔:用来形容敌人的凶猛和无情。
- 二弹:指二次世界大战中投下的两颗原子弹。
- 游魂:指死去的灵魂,形容战后残余的苦痛。
- 貔虎:形容敌人的强大和凶猛。
- 马关遗恨:指1895年《马关条约》带来的屈辱和痛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宝琮(1902-1972),字济民,江苏人。钱宝琮是近现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擅长古典诗词,作品多反映家国情怀和历史变迁。他的诗歌风格沉郁,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历史感。
创作背景
1945年,日本在二战中战败,向同盟国乞降,钱宝琮创作此诗以表达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对未来复兴的希望,同时呼唤国人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强调历史的教训和复兴的决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作深刻反映了钱宝琮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开篇以“东夷黩武”揭示了日本的侵略本质,通过对战争的描写,展示了战争带来的创伤和痛苦。诗中提到的“广岛车辎,长崎樯橹”,具体地点的提及增强了诗歌的现实感,使人感受到战争的真实与残酷。
随后,诗人通过“二弹丸下”的描绘,直指原子弹的恐怖后果,显示了战争的毁灭性。接下来的“只见群丑游魂”,则以悲悯的视角展现了战后人们的苦痛与无助,这种情感的转变突显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和历史的无情。
但诗歌并未止步于悲痛,最后几句强调了团结和复兴的力量,表达了作者希望国人共同奋起,扭转历史悲剧的决心。整首诗在悲伤中透出一丝希望,既反映了历史的沉重,也传达了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夷黩武:直接点出日本的侵略行为,暗示其凶狠。
- 肆侵凌豕突狼奔初歇: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混乱场景。
- 海外忽传风色换:突显局势的急剧变化,暗示国际局势的复杂。
- 万里波涛哀咽:用自然景象表达悲痛情绪。
- 广岛车辎,长崎樯橹:具体地点名的使用,加强历史感。
- 武库星罗列:形容战争中的武器堆积,暗示战争的严重性。
- 二弹丸下,一时都付陈迹:指代原子弹造成的毁灭性后果。
- 只见群丑游魂,一夫残喘:形象地描绘了战争后人们的无助。
- 貔虎移军收失地:暗指敌人对失地的收复,形势的严峻。
- 火速中原传檄:强调号召和动员的重要性。
- 同气同仇:团结一致,共同抵抗敌人。
- 我疆我理,共奋中兴业:表达重建国家的希望。
- 马关遗恨,者番当可清涤:呼唤清洗历史遗恨,恢复国家尊严。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豕突狼奔”形象地比喻敌人如野兽般的侵略。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万里波涛哀咽”夸张了自然界对人类苦难的反应。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战争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望,呼唤同胞团结一心,共同面对挑战,重建家园。诗人在表达对历史的痛苦感受时,仍然寄托着对国家复兴的坚定信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夷:象征侵略者,日本。
- 波涛:象征悲痛与动荡的局势。
- 游魂:象征战后人们的苦难与无助。
- 貔虎:象征强大的敌人。
- 马关:历史屈辱的象征,代表不公和痛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东夷”指的是哪个国家?
- A. 中国
- B. 日本
- C. 韩国
- D. 泰国
-
诗中提到的“二弹”是指什么事件?
- A. 二战中的战役
- B. 原子弹轰炸
- C. 列强入侵
- D. 内战
-
诗中提到“马关遗恨”,是指哪个条约?
- A. 《南京条约》
- B. 《马关条约》
- C. 《辛丑条约》
- D. 《条约》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登高》: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对比《春江花月夜》中的自然美与《念奴娇》中的历史重压,前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后者则是对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但都具有强烈的抒情特征。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词史》
- 《近现代文学评论集》
- 《钱宝琮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