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台子 粤秀山麓经故太仆霍公池馆作》
时间: 2024-09-19 20:58: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轮台子 粤秀山麓经故太仆霍公池馆作
作者:屈大均 〔明代〕
一片含烟蔓草,忍再吊沉渊太仆。
闺人共赴涟漪,不少佩环鱼腹。
佳儿佳妇嬉嬉,媵湘累总作蛟龙族。
向忠魂未远,尚抱乌号林中哭。
荒园咫尺朝台,望龙驭水滨未复。
恨江山与金汤四塞。难归青犊。
但玉殿虚无。翠旗反覆。
化海思云愁,杜鹃啼相续。
摸招魂,持上金屋。
想隋帝被发天门,哀诉身难赎。
白话文翻译
在烟雾缭绕的草地上,我忍不住再次为沉渊中的太仆哀悼。
闺秀们一起走向涟漪的水边,鱼腹中的佩环多得数不胜数。
美丽的儿女们嬉戏玩耍,侍女们的累赘仿佛变成了蛟龙的族群。
面对忠魂未远,依旧在林中悲鸣的乌号。
荒废的园子离朝台很近,遥望那龙舟已不再在水边停留。
我恨这江山与金汤四面封闭,难以归去青年的梦想。
然而那玉殿却是虚无缥缈,翠色的旗帜在风中翻飞。
化为大海的思绪愁苦,杜鹃的啼鸣持续不绝。
试图招魂,把它送到金屋中。
想起隋帝被发之时在天门前,哀诉着自己难以赎回的身世。
注释
- 太仆:古代官职,主管马匹及交通事务的人。
- 闺人:指闺房中的女性,通常为女子的称呼。
- 佩环:指佩戴在身上的装饰品,通常是环形的。
- 佳儿佳妇:美好的儿女和妇女。
- 蛟龙族:传说中的水中生物,象征着不可捉摸的身世。
- 忠魂:指忠诚的灵魂,常用以指代为国捐躯的英雄。
- 青犊:象征着年轻的梦想与希望。
- 玉殿:比喻虚幻的美好理想。
- 杜鹃:一种鸟,常用来象征离别与哀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屈大均,明代诗人,字仲明,号澄宇,福建人。他的诗风受到王维、李白等唐诗的影响,注重情感的表达与自然景物的描绘。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屈大均游历粤秀山麓时,表达了他对故人的怀念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中融入了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诗歌鉴赏
《轮台子》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故人和美好往昔的怀念。诗的开头,通过“含烟蔓草”描绘出一种朦胧而又凄凉的氛围,令人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哀伤。接着,以“闺人共赴涟漪”的画面引入,展现出一种轻松的生活气息,但随即又通过“佳儿佳妇嬉嬉”的描写转向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对“忠魂”的呼唤,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感慨。诗中提到的“隋帝”,不仅仅是历史人物的象征,更是对失去自由与理想的深切反思。结尾的“哀诉身难赎”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令人唏嘘不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片含烟蔓草,忍再吊沉渊太仆。”:描绘出一种朦胧的景象,表达对逝去的太仆的哀悼。
- “闺人共赴涟漪,不少佩环鱼腹。”:展示了女子的轻松与生活的美好,但同时也暗含了生命的短暂。
- “佳儿佳妇嬉嬉,媵湘累总作蛟龙族。”:用“蛟龙族”来比喻美好事物的不可捉摸。
- “向忠魂未远,尚抱乌号林中哭。”:对忠魂的追忆,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
- “荒园咫尺朝台,望龙驭水滨未复。”:展现了一种失落感,昔日的繁华已不再。
- “恨江山与金汤四塞。难归青犊。”:对现实的无奈与抱怨,难以重返理想的世界。
- “但玉殿虚无。翠旗反覆。”: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表明追求的虚幻。
- “化海思云愁,杜鹃啼相续。”:用自然现象来象征内心的愁苦。
- “摸招魂,持上金屋。”:寻求对已逝者的召唤与追忆。
- “想隋帝被发天门,哀诉身难赎。”:以历史人物的遭遇来反映自身的无奈与悲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蛟龙族”,用以形容美好的事物难以把握。
- 拟人:如“杜鹃啼相续”,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荒园咫尺朝台”,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深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草:象征着朦胧与哀愁。
- 涟漪:代表美好与短暂的生活。
- 忠魂:象征历史的英雄与牺牲。
- 玉殿:代表虚幻的理想与追求。
- 杜鹃:象征离别与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太仆”指什么?
- A. 马匹管理者
- B. 鱼的腹部
- C. 美丽的儿女
-
“闺人共赴涟漪”中的“涟漪”象征什么?
- A. 繁华的生活
- B. 生命的短暂
- C. 忠魂的追忆
-
诗中提到的“隋帝”是用来表达什么?
- A. 对历史人物的赞美
- B. 个人命运的无奈
- C. 对美好往昔的怀念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屈大均的《轮台子》与杜甫的《登高》都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英雄的哀悼,但屈大均更关注个人的感受与理想的破灭,而杜甫则更强调国家的兴亡与个人的悲苦。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屈大均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