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其三 再叠前韵,答申凫盟》
时间: 2024-09-19 20:45: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 其三 再叠前韵,答申凫盟
——梁清标
三载伤离,一丘甘老,名山近业如何。
孤臣再录,惭负主恩多。
忽尔惊心投杼,空翘首双阙嵯峨。
春将半,浮踪久滞,乡梦绕滹沱。
良朋重念我,齐纨丽句,来自烟蓑。
奈萦眸家岫,行矣风波。
旧日酒垆客散,燕市里曾否悲歌。
关情处,伊人宛在,残月满青萝。
白话文翻译
这三年来我因离愁而伤感,心中思念的名山事业又如何呢?
我这个孤臣再次奉命,感到愧对主恩如此深厚。
突然心中一惊,手中的织机失手,空自仰望那高耸的双阙。
春天将过半,我的身影在外漂泊已久,乡愁萦绕在滹沱河畔。
老朋友又开始想念我,写下美丽的诗句,寄来烟雨中的蓑衣。
但是我仍然惦念着家的山岫,风波已然在外。
往日酒肆的朋友们散去,燕市里曾经是否有过悲歌呢?
在这关情之处,那伊人依然在,残月照在青萝之上。
注释
- 三载:三年,指离别的时间。
- 甘老:甘于衰老,指因离愁而感到衰老。
- 孤臣再录:孤独的臣子再次奉命。
- 翘首双阙:仰望高耸的宫阙,表达对朝廷或主人的思念。
- 浮踪久滞:漂泊的身影已经停滞很久。
- 烟蓑:形容在烟雨中披着的蓑衣,象征着寄托的情感。
- 关情处:关心情感的地方,指思念之情浓厚的地方。
- 残月满青萝:月色照在青色的藤萝上,营造出一幅凄美的画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梁清标(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人情世态的深刻观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离愁别绪,情感细腻而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与友人分离后对往昔的追忆,表达了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愧疚。
诗歌鉴赏
《满庭芳 其三》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构建,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三载伤离”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离愁的氛围中,随后“名山近业如何”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事业的忧虑,也暗示了他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的“孤臣再录”显得尤为 poignant,带着对主恩的感激与愧疚,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跃然纸上。
接下来的“忽尔惊心投杼”,将情感推向高潮,描绘了诗人因思念而心痛的瞬间,仿佛织布的手停滞,心思飞向了远方的双阙。春天的“浮踪久滞”则加深了这种孤独感,乡梦缠绕,构成了对故土的强烈向往。
诗中“良朋重念我”一联,表达了友人对诗人的思念,而“来自烟蓑”则寓意着友谊的温暖与支持,但诗人仍感到“奈萦眸家岫”的无奈,身在异乡的他依旧惦记着家乡的山水。
最后,诗人通过“旧日酒垆客散”叹息人生的无常,回忆往昔的欢聚,再到“伊人宛在”的惆怅,构成了整首诗的情感高峰,残月与青萝的意象则增添了一份静谧而又凄凉的美感,使得整首诗既有深邃的思考,又不乏温柔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载伤离:此句通过时间的流逝表明了离别带来的伤感,表现了一种深切的情感。
- 名山近业如何:表现了对事业发展的思考,暗含对过去辉煌的追忆。
- 孤臣再录:孤独的臣子再次奉命,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反思。
- 忽尔惊心投杼:描绘思念之情的突然激发,传达出内心的震动。
- 空翘首双阙嵯峨:仰望宫阙,表达对故国和主人的思念。
- 春将半,浮踪久滞: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身的困境,强调了漂泊的无奈。
- 乡梦绕滹沱:乡愁缠绕,突出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 良朋重念我:老朋友的思念带来一丝慰藉。
- 奈萦眸家岫:思念家乡的山岫,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
- 旧日酒垆客散:往日的热闹已成过往,表现了时间的流逝。
- 关情处,伊人宛在,残月满青萝:结尾处通过意象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令人回味无穷。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春将半,浮踪久滞”中的“浮踪”便赋予了漂泊以人的情感,使其更加生动。同时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离愁为主线,表现了对故乡、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邃,蕴含了对过往岁月的珍惜与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阙:象征着权力和地位,同时也代表着对故国的思念。
- 乡梦:乡愁的象征,反映了对故乡的深切眷恋。
- 青萝:青色的藤萝,常用以象征美好而又难以触及的情感,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
- 残月: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孤独,增添了一份哀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孤臣再录”,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主恩的愧疚
- B. 对朋友的思念
- C. 对事业的失落
- D. 对爱情的期盼
-
“春将半,浮踪久滞”中的“浮踪”指的是:
- A. 漂泊的身影
- B. 春天的到来
- C. 友人的思念
- D. 乡愁的回忆
答案: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离骚》 — 屈原:涉及对离别的深刻情感。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满庭芳 其三》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为直接,后者则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次表现出更深的离愁。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