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画里跨虹桥,依旧雨丝风片。
为答灵山一诺,与秋花避面。
千林红萼洞庭东,招手几仙眷。
留得冰霜颜色,好梅边重见。
白话文翻译:
在画中跨越那座彩虹桥,依旧是细雨如丝,风轻如片。
为了回应灵山的承诺,我与秋花相对而避。
千林红花在洞庭湖的东边,向我招手的几位仙人。
留存着冰霜的色泽,终于能在梅花旁再次相见。
注释:
- 虹桥:彩虹般的桥,象征着美好与梦幻。
- 雨丝风片:细雨如丝,轻风如片,形容自然景色的柔美。
- 灵山:传说中有仙人居住的山,代表了理想与追求。
- 秋花:秋天的花,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
- 千林红萼:形容繁茂的树林和盛开的红花,展现出自然的美丽。
- 洞庭东:指洞庭湖的东边,是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象征着美好的自然环境。
- 冰霜颜色:指梅花在冬天留下的色泽,象征着坚韧与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承焘,近代著名诗人,生于清末,活跃于民国时期。他以擅长古诗词而闻名,作品风格多样,既有清新脱俗的自然描写,也有浓厚的抒情风格。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好事近 有寄》创作于一个富有诗意的时刻,诗人或许是在某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受到自然的启发,写下了这首诗。作品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过往承诺的追忆。
诗歌鉴赏:
《好事近 有寄》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情感的作品。诗人在开篇用“画里跨虹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令人感受到一种超现实的美好。接下来的“依旧雨丝风片”,则将这种美好与自然的细腻结合,传达出一种宁静和柔和的氛围。
诗中提到的“灵山一诺”,不仅是对自然的追求,更是对理想与承诺的坚守。诗人通过与“秋花避面”的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此处的秋花,仿佛是生命的一个阶段,诗人选择避而远之,反映出他对过往的自省。
“千林红萼洞庭东,招手几仙眷”,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仙人的出现则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和谐。最后一句“留得冰霜颜色”,一句简单的描写,却蕴含了岁月的痕迹和坚韧的美丽,展现了梅花在严冬中的顽强生命力。
整首诗融合了自然美与人文情怀,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画里跨虹桥:诗人想象自己在一幅画中,跨越彩虹桥,象征理想与希望。
- 依旧雨丝风片:描绘了柔和的自然环境,营造出一种轻松怡然的氛围。
- 为答灵山一诺:表达了对过去承诺的坚定,灵山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与秋花避面:意指拒绝面对过去的伤感,选择向前看。
- 千林红萼洞庭东:表现出洞庭湖东边的自然美景,象征着丰盈与希望。
- 招手几仙眷:仙人象征着超凡与理想,令人向往的存在。
- 留得冰霜颜色:表达了岁月的痕迹和美丽,梅花的坚韧象征着不屈的生命力。
- 好梅边重见:期待在美好的梅花旁再次相见,象征重聚和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虹桥”比喻成理想的桥梁,增强了诗的意象。
- 拟人:仙人招手的描写,让自然景象生动起来,增添了情感。
- 对仗:如“千林红萼”与“招手几仙眷”,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虹桥:象征着理想与希望。
- 雨丝风片:代表自然的柔美与宁静。
- 灵山:象征着理想与承诺的地方。
- 秋花:代表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变化。
- 冰霜颜色:象征坚韧与美丽,留存岁月的痕迹。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灵山”象征什么? A. 自然美景
B. 理想与承诺
C. 过往的回忆
D. 生命的变化 -
诗中的“千林红萼”描绘了什么? A. 秋天的花
B. 冬天的雪
C. 春天的花
D. 夏天的绿叶 -
诗中提到的“好梅”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坚韧与希望
C. 过往的承诺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但更强调孤独与自我解脱的情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离别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诗词精选》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