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 其三》

时间: 2025-01-17 10:26:41

极目荒陂十里馀,坏塍依约旧犁锄。

问言业薄无牛力,更说州家催积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极目荒陂十里馀,坏塍依约旧犁锄。问言业薄无牛力,更说州家催积租。

白话文翻译:

远远望去,荒废的田地绵延十里多,破败的田埂依稀可见旧时的犁锄痕迹。询问得知,因为家业微薄,没有牛力耕作,更听说州府催缴累积的租税。

注释:

  • 极目:远望。
  • 荒陂:荒废的田地。
  • 塍:田间的土埂。
  • 依约:依稀,隐约。
  • 犁锄:耕作的农具。
  • 业薄:家业微薄。
  • 牛力:指耕牛的力量。
  • 州家:州府,指地方政府。
  • 积租:累积的租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田园生活和旅途所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这首诗是他在安仁至豫章途中所作,反映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旅途中经过一片荒废的田地时所作,通过对田地的描写,反映了当时农村的贫困和官府的苛捐杂税,表达了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荒废的田地和农民的困境,反映了宋代农村的贫困和社会的不公。诗中“极目荒陂十里馀”一句,以远望的视角展现了田地的荒凉,而“坏塍依约旧犁锄”则通过细节描写,暗示了田地曾经有人耕作,现在却荒废了。后两句“问言业薄无牛力,更说州家催积租”直接点出了农民贫困的原因,即缺乏耕作的牛力和官府的苛捐杂税,表达了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极目荒陂十里馀”:远望荒废的田地绵延十里多,展现了田地的荒凉。
    • “坏塍依约旧犁锄”:破败的田埂依稀可见旧时的犁锄痕迹,暗示了田地曾经有人耕作。
    • “问言业薄无牛力”:询问得知,因为家业微薄,没有牛力耕作。
    • “更说州家催积租”:更听说州府催缴累积的租税,点出了农民贫困的原因。
  • 修辞手法:

    • 远望的视角和细节描写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视觉冲击力。
    • 直接点出农民贫困的原因,使诗歌的批判意味更加明显。
  • 主题思想:

    • 通过对荒废田地和农民困境的描写,反映了宋代农村的贫困和社会的不公,表达了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荒陂:荒废的田地,象征着农村的贫困和荒凉。
    • 坏塍:破败的田埂,暗示了田地曾经有人耕作,现在却荒废了。
    • 犁锄:耕作的农具,象征着农民的辛勤劳动。
    • 牛力:指耕牛的力量,象征着农业生产的基础。
    • 积租:累积的租税,象征着官府的苛捐杂税。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荒陂”指的是什么? A. 荒废的田地 B. 荒凉的山坡 C. 荒芜的草地
    2. 诗中“坏塍”暗示了什么? A. 田地曾经有人耕作 B. 田地现在有人耕作 C. 田地从未有人耕作
    3. 诗中“牛力”象征着什么? A. 农业生产的基础 B. 农民的辛勤劳动 C. 官府的苛捐杂税
    4. 诗中“积租”象征着什么? A. 官府的苛捐杂税 B. 农民的辛勤劳动 C. 农业生产的基础

    答案: 1. A 2. A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悯农》(李绅):通过描写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官府的苛捐杂税,反映了农民的疾苦。
    • 《田家》(范成大):通过描写田家的生活,反映了农村的贫困和社会的不公。
  • 诗词对比:

    • 《悯农》(李绅)与《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 其三》(赵蕃):两首诗都反映了农民的疾苦和官府的苛捐杂税,但李绅的诗更加直接和激烈,赵蕃的诗则更加含蓄和细腻。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钱钟书):对宋代诗歌进行了全面的选注,有助于深入理解宋代诗歌的背景和特点。
    • 《赵蕃诗集》:收录了赵蕃的全部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赵蕃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