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杂诗九首 其五》

时间: 2024-09-19 21:29:47

皖口孤城江水傍,城上犹有愁云黄。

豺狼魑魅相食尽,忠魂白日长垂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皖口孤城江水傍,
城上犹有愁云黄。
豺狼魑魅相食尽,
忠魂白日长垂光。

白话文翻译:

在皖口的孤城旁,江水悠悠流淌,
城上仍然笼罩着愁苦的黄云。
豺狼和魑魅相互吞噬,
忠诚的灵魂在白日下长久地辉映着光芒。

注释:

  • 皖口:指位于安徽省的江边,特指皖口这一地名。
  • 孤城:形容这座城池孤立无援,似乎与外界隔绝。
  • 愁云:指阴沉的云,象征着忧愁和压抑的氛围。
  • 豺狼魑魅:豺狼、魑魅均为凶狠的动物或妖怪,象征着恶势力。
  • 忠魂:指忠诚的灵魂或亡灵。
  • 白日:指光明的日子,象征希望和正义。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豺狼”和“魑魅”常被用来比喻社会上的邪恶和不义之徒,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局势的批判和对忠诚之士的追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基(1311-1375),字廷瑞,号静庵,元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是元朝末年反元斗争的重要人物之一,后期投身于明朝的建立。刘基的诗歌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元末明初之际,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以孤城为喻,表达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忠义精神的歌颂。

诗歌鉴赏:

《江行杂诗九首》其五通过特定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性善恶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描绘了皖口孤城的景象,孤城与江水相依,然而城上却笼罩着愁云,给人以沉重的压迫感,仿佛在昭示着一场即将来临的灾难。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豺狼和魑魅的描绘,揭示了社会上凶残的势力如何相互吞噬、竞争,反映了人性中的贪婪与残忍。在最后一句中,忠魂的光辉在白日中闪耀,显示出对忠诚和正义的向往与追求,提醒人们在黑暗中仍要坚守善良的信念。整首诗情感深沉,层次分明,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有对理想的追求,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皖口孤城江水傍:描绘了一个孤立的城市,强调了其孤独和脆弱。
  • 城上犹有愁云黄:愁云的存在暗示着城内人们的苦闷与无助。
  • 豺狼魑魅相食尽:表达了社会的黑暗与罪恶,凶恶之势相互残杀,预示着道德沦丧。
  • 忠魂白日长垂光:虽然社会黑暗,但忠诚的灵魂依然闪耀,象征着希望与正义的持久存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豺狼和魑魅比作社会中的恶势力,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孤城的描绘和对忠魂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与对忠诚精神的赞美,反映了历史的沉重与人性光辉的交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城:象征孤立无援的境况。
  • 愁云:象征忧愁和压抑的情绪。
  • 豺狼魑魅:象征社会恶势力的猖獗。
  • 忠魂:象征对忠诚和正义的追求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孤城”所象征的是什么?

    • A. 忍耐
    • B. 孤独
    • C. 富饶
  2. “豺狼魑魅”主要指代什么?

    • A. 儒雅之士
    • B. 社会中的恶势力
    • C. 乡村的生活
  3. 诗中“忠魂”在白日中闪耀,意味着什么?

    • A. 忍耐
    • B. 正义与希望
    • C. 绝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对比刘基的《江行杂诗》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反映了国家动荡下的忧国之情,但刘基更多的是对忠魂的追忆与希望,而杜甫则是对现实的无奈与悲哀。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刘基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