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丘彦良题牧谿〗和尚千雁图》
时间: 2025-01-06 07:35: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为丘彦良题牧谿和尚千雁图》
作者:刘基
往时惠崇昼芦雁,对之如在江湖游。
只今此图又精妙,中有千里潇湘秋。
乃知浮屠性多巧,意匠不与凡夫俦。
吴松江长具区阔,天目虎丘青一发。
西风九月粳稻黄,朔雁飞来翼相戛。
农夫苦饥雁独饱,此意画师应识察。
近者分明辨羽毛,远者缥缈瞻秋毫。
或乘飘风入烟霄,或翳落日沉隍濠。
起如武侯布八阵,集如万舞回旌旄。
眠沙卧草鸣且翱,喋呷藻荇乱蓬蒿。
木空穗尽却归去,紫塞漠漠春云高。
我家南山限苍岭,雁飞不到川路永。
深林大谷蛇豕盛,愁向他乡抚虚景。
人言鸿雁比弟兄,我有兄弟隔两城。
题诗卷画谢客去,无使感怆伤中情。
白话文翻译
往昔,惠崇画的芦雁,若在江湖中游荡。
如今这幅图更加精妙,画中有千里潇湘的秋景。
我知道佛教徒的技艺是多么巧妙,
他们的创意与普通人截然不同。
吴松江长而区阔,天目与虎丘青翠欲滴。
西风吹来,九月的稻谷已经金黄,北飞的雁群翅膀拍打着空气。
农夫忍饥而雁却独自饱食,
这意境画师应该能够察觉。
近处的雁可以分辨羽毛,远处的雁则模糊可见。
有的乘着风飘入云霄,有的在落日下沉入水中。
起飞时如同武侯布阵,聚集时如同万舞回旋。
在沙地上卧草中鸣叫,喧哗在藻荇中乱舞。
稻穗收尽后就归去,紫塞的春云高高在上。
我家南山被苍岭环绕,雁飞不到的地方是川路。
深林大谷中蛇豕成群,愁绪向他乡抚慰虚幻的景色。
人们说鸿雁如同兄弟,我却有兄弟隔着两城。
题完诗卷,画师告别客人,
不让这些感伤之情萦绕心中。
注释
- 惠崇:指南宋画家惠崇,以画雁著称。
- 浮屠:指佛教徒,此处用以形容画师的技艺。
- 天目:指天目山,位于浙江,因其山色青翠而著称。
- 武侯:指蜀汉丞相诸葛亮,他用八阵图布阵。
- 鸿雁:象征兄弟情谊,常用于比喻亲密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基(公元1364-1430),字伯温,号季高,明代政治家、诗人,以其深邃的文学造诣和出色的诗词而闻名。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刘基对丘彦良的画作《千雁图》的题咏,表达了对画作的赞美及个人情感的寄托。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画中千雁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与欣赏。诗中提到惠崇的作品,说明了刘基对传统艺术的尊重与继承。画中雁群的动态描写,生动地表现了秋季的气息,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诗中不仅仅是对画的描绘,更透过画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尤其是在最后几句中,诗人提到与兄弟的隔阂,深化了情感的层次,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对亲情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往时惠崇昼芦雁:提及惠崇的作品,点明了画作的传统根基。
- 对之如在江湖游:形象地描绘出芦雁的生动,仿佛置身于江湖之中。
- 只今此图又精妙:感叹现在的画作更加精致。
- 中有千里潇湘秋:提到潇湘的秋景,营造出一种广阔而深远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雁群比作兄弟,增强情感的共鸣。
- 对仗:如“起如武侯布八阵,集如万舞回旌旄”,形成对称美。
- 拟人:赋予雁群以生命,表现出它们的灵动。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艺术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亲情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芦雁:象征自由与孤独,代表诗人的心境。
- 潇湘秋:寓意深远,传达出浓厚的思乡情绪。
- 鸿雁:象征兄弟情谊,强调人际关系的疏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惠崇是哪个朝代的画家?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
诗中提到的“天目”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江西
- B. 浙江
- C. 福建
- D. 湖南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刘基的《千雁图》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前者更注重动态表现,后者则更倾向于静谧之美。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赏析指南》
- 《刘基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