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赋》
时间: 2024-12-29 19:14: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莲赋
作者:萧绎 〔南北朝〕
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
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
鷁首徐回,兼传羽杯。
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
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
夏始春余,叶嫩花初。
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故以水溅兰桡,芦侵罗袸。
菊泽未反,梧台迥见,
荇湿沾衫,菱长绕钏。
泛柏舟而容与,
歌采莲于江渚。
歌曰碧玉小家女,
来嫁汝南王。
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
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采莲的美好场景:紫色的莲茎在波光中摇曳,红色的莲花与芰荷相映成趣。船上绿荫遮盖,白色的莲子如同黄螺般可爱。此时,美女们在舟中荡漾,轻声细语,传递着美酒和欢笑。船桨轻轻划动,水草随之摇摆,船只即将启航,浮萍也为之分开。她们纤细的腰肢裹着白纱,缓步而行。夏天刚开始,春天的余味仍在;嫩叶初生,花朵刚开。她们担心弄湿衣裳,轻轻一笑;又怕船倾覆,匆忙收拢裙摆。水 splashed onto兰桡,芦苇也侵入了她们的衣裳。菊花的露水尚未蒸发,梧桐树的台子在远处显现;水草湿润了衣衫,菱角围绕着手环。她们在柏舟上,悠然自得地唱着《采莲歌》,歌声中有个碧玉般的小家女,愿意嫁给汝南的王子。莲花映红了她的面庞,荷叶散发着衣香。她拿着莲叶,愿意披上芙蓉的衣裳。
注释
- 紫茎:指紫色的莲茎。
- 文波:波光粼粼的水面。
- 妖童媛女:年轻美丽的女子。
- 鷁首:指一种鸟,象征美丽。
- 纤腰束素:细腰裹着白色的衣物。
- 兰桡:兰草制成的船桨。
- 芦侵罗袸:芦苇侵入了轻薄的衣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绎,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字子华,号清兰。他以清丽的文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是当时的文人雅士之一。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采莲赋》创作于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文人多以诗歌抒发个人情感,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采莲活动,既是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采莲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采莲的美丽场景,展现了年轻女子的风采和青春的活力。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如“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等,不仅传达出自然的美,更表现了诗人对生命和爱情的热烈渴望。通过对水面、莲花、轻舟等细节的描绘,营造了一个宁静而又富有生机的夏日画面,仿佛让读者置身其中。
诗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情的细腻观察。年轻女子在采莲时的娇羞、轻盈,表现了青春的无畏和对爱情的期盼。结尾部分的“歌采莲于江渚”则将全诗的主题升华,表达了对理想爱情的追求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紫茎兮文波:描写波光闪烁的水面与紫色莲茎交相辉映。
- 红莲兮芰荷:红色莲花与水中芰荷相映成趣。
- 妖童媛女:美丽的少女,描绘出采莲的欢快氛围。
- 荡舟心许:舟中少女轻声细语,似乎在表达心意。
- 櫂将移而藻挂:船桨轻划,水草随之摇动,暗示着出发的时刻。
- 尔其纤腰束素:描写少女纤细的腰肢,增添了柔美的气息。
- 夏始春余:时间交替,夏季的开始与春天的余韵。
- 恐沾裳而浅笑:少女担心衣裳被水淋湿,轻笑而过。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莲花与青春相类比,象征美好与纯洁。
- 拟人:水草、莲花似乎有了情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对仗:如“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个诗歌通过描绘采莲的场景,表达了对青春、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用精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自然与人情的和谐美,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莲花:象征纯洁、美好。
- 夏天:代表生机与活力。
- 水波:暗示流动与变化,象征人生的无常。
- 少女:象征青春与爱情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紫茎兮文波”描绘了什么景象?
- A. 青山绿水
- B. 波光粼粼的水面与紫色莲茎
- C. 夕阳西下的景象
-
“妖童媛女”指的是?
- A. 老年人
- B. 美丽的少女
- C. 智者
-
诗歌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描述
- B. 对爱情和青春的向往
- C. 对历史的思考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南春》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采莲赋》 vs. 《江南春》
- 两首诗都描绘了江南的自然美,但《采莲赋》更侧重于人情与青春的感受,而《江南春》则强调了春天的生机和景色的繁华。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歌选》
- 《古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