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堤怀古》
时间: 2025-01-14 14:37:15意思解释
隋堤怀古
原文展示:
隋季穷兵复浚川,自为猛虎可周旋。
锦帆东去不归日,汴水西来无尽年。
本欲山河传百二,谁知钟鼎已三千。
那堪重问江都事,回望空悲绿树烟。
白话文翻译:
在隋朝末年,战争频繁,河流被整治,自己像猛虎一样勇猛而不可小觑。
华丽的帆船东去,却再也没有归来,汴水流向西方,已经无尽的岁月。
本来想让这山河传承百二年,谁知荣华富贵的钟鼎已历经三千年。
怎能再去询问江都的往事,回首只留下空虚与悲伤,绿树间袅袅的烟雾。
注释:
- 隋季:指隋朝末年,指的是隋朝灭亡前夕。
- 穷兵复浚川:意指战争的穷困与河流的整治,暗喻隋末的混乱。
- 锦帆:指华丽的船帆,象征繁华与奢侈。
- 汴水:指汴河,是古代重要的水路之一。
- 钟鼎:古代祭祀用的器物,象征着国家的富贵与荣华。
典故解析:
- 江都:指的是隋朝的都城,历史上有许多事件与此地相关,尤其是隋末的动乱。
- 绿树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的无常,表达了一种对历史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祜,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以其诗歌风格清新、意境深远而闻名。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常蕴含历史感与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是张祜对衰亡历史的回首与思考。诗中表现了对隋朝末年动乱的感慨,表现出对历史沧桑的深深惋惜。
诗歌鉴赏:
《隋堤怀古》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思考的诗作,诗人通过描写隋朝末年的动乱与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盛世的怀念与对衰亡的惋惜。诗开头提到“穷兵复浚川”,直接点明了历史背景,展现出战乱的残酷与无奈。接着“锦帆东去不归日”,则通过华丽的帆船象征繁华的消逝,暗示了曾经的繁荣已不复存在。中间两句“本欲山河传百二,谁知钟鼎已三千”更是将历史的沧桑感推向高潮,诗人本希望这山河能够延续百年,然而历史的变迁却让人感到无奈与失落。结尾“那堪重问江都事”,则是对历史的追问与无奈,回首往事只剩下空虚与悲伤,突出诗人对故国沧桑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既有对历史的追溯,又有对现实的思索,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与独特的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隋季穷兵复浚川:描绘了隋朝末年的战争频繁与河流整治的情景,突出了历史动荡。
- 自为猛虎可周旋:表现出在混乱中仍有勇者自信面对困境。
- 锦帆东去不归日:象征着繁华的消逝,华丽的帆船再也无法归来,暗示着历史的无情。
- 汴水西来无尽年: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连续性,表现出对逝去岁月的惋惜。
- 本欲山河传百二:表达了诗人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期待与理想。
- 谁知钟鼎已三千:历史变迁,盛世的理想被现实打破,令人感到失望。
- 那堪重问江都事:对历史的追问,展现出诗人对往事的深切怀念与无奈。
- 回望空悲绿树烟:结尾处的意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茫然。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自为猛虎可周旋”与“锦帆东去不归日”,展现了诗人在结构上的工整与对称。
- 比喻:将人比作猛虎,形象地表现出勇猛与拼搏的精神。
- 意象:利用“绿树烟”描绘自然与历史的交融,突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与对国破家亡的哀痛,表达了诗人对盛世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 猛虎:象征着勇气与斗志,暗示着人们在动乱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 锦帆:代表着繁华与奢华,是逝去的历史象征。
- 汴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延续。
- 绿树烟:代表自然与历史的交融,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历史时间段是哪个朝代? A. 唐代
B. 隋代
C. 宋代
D. 明代 -
“锦帆东去不归日”中“锦帆”象征什么? A. 战争
B. 繁华
C. 自然
D. 迷茫 -
诗中提到的“钟鼎”象征什么? A. 国家富贵
B. 战争
C. 自然风光
D. 个人情感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同样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现实的思考。
- 《春望》 by 杜甫:描绘了战乱后的凄凉与对故国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春望》与《隋堤怀古》均涉及历史的沉重感与对家国的思念,但《春望》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国家的未来,而《隋堤怀古》则强调历史的沧桑与对光阴的感慨。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但都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意识与人文关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