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巫山高不极,合沓状奇新。
暗谷疑风雨,阴崖若鬼神。
月明三峡曙,潮满九江春。
为问阳台客,应知入梦人。
白话文翻译:
巫山高得无穷无尽,重叠的山峰形态奇特而新颖。
暗暗的山谷仿佛要迎来风雨,阴暗的崖壁像鬼神般神秘。
明亮的月光照耀着三峡的清晨,潮水涌满了九江春水。
想问那阳台上的人,应该知道我是在梦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巫山:位于今重庆地区,以奇特的山形著称。
- 合沓:重叠的样子。
- 阴崖:阴暗的山崖,给人一种神秘恐怖的感觉。
- 阳台客:指在阳台上观景的人,可能暗指诗人自己。
- 入梦人:梦中的人,暗示诗人的思绪和梦境。
典故解析:
巫山在古代文学中常常与神话、传奇联系在一起,传说中巫山是女神的居所,具有神秘色彩。诗中提到的三峡和九江均为著名的自然景观,常常被文人墨客所吟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佺期,字子云,号希逸,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其诗风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巫山高》作于沈佺期游历巫山时,正值春天,诗人通过描写巫山的壮丽景色,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巫山高》是一首描绘巫山壮丽景色的诗作,诗中展现了巫山的高峻与神秘,结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首句“巫山高不极”,直接点出巫山的雄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合沓状奇新”则描绘了山峰的重叠,体现了自然的奇特与新颖。第三句“暗谷疑风雨”与“阴崖若鬼神”则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自然中潜藏的力量和未知。最后两句通过描绘清晨的月光和潮水,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同时引入了诗人的思考,表达了对梦境与现实交织的感慨。
沈佺期的诗风清丽而富有哲理,善于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结合,赋予诗作更深的内涵和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诗意的语言,使人感受到巫山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引发对生命与梦境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巫山高不极:巫山高耸入云,无法用极限来衡量,表现巫山的宏伟。
- 合沓状奇新:重重叠叠的山峰形状奇特而新颖,突出了自然的造化之美。
- 暗谷疑风雨:幽暗的山谷中似乎将要降临风雨,暗示自然的变化与不确定性。
- 阴崖若鬼神:阴暗的山崖像鬼神般神秘,营造出一种恐怖的氛围。
- 月明三峡曙:明亮的月光照耀着三峡的清晨,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
- 潮满九江春:春天时潮水涌满了九江,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为问阳台客:想问那在阳台上的人,意指对话或自问自答。
- 应知入梦人:应该知道自己在梦中,反映了诗人对梦境与现实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阴崖若鬼神”,将崖壁比作鬼神,增强了神秘感。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排比:如“月明三峡曙,潮满九江春”,通过排比增强了景物的丰富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巫山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与梦境的沉思,体现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巫山:象征着自然的壮丽与神秘。
- 月光: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 潮水: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变化。
- 阳台:代表人们与自然的联系和思考的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巫山”位于哪个地区? A) 四川
B) 重庆
C) 云南
D) 湖北 -
填空题:诗中“暗谷疑风雨”表达了对自然的__感。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阳台客”是指在阳台上观景的人。 (对/错)
答案:
- B) 重庆
- 不确定性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观,强调山的雄伟与神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沈佺期的《巫山高》相比,李白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融合,而沈佺期则着重于对巫山的细腻描写与思考。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唐代诗歌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沈佺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