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

时间: 2024-09-19 21:27:29

御气幸金方,凭高荐羽觞。

魏文颁菊蕊,汉武赐萸房。

秋变铜池色,晴添银树光。

年年重九庆,日月奉天长。

意思解释

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

原文展示

御气幸金方,凭高荐羽觞。
魏文颁菊蕊,汉武赐萸房。
秋变铜池色,晴添银树光。
年年重九庆,日月奉天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的庆祝场景。作者表达了在高处俯瞰的喜悦,举杯祝酒的愉快。提到了历史上魏文帝和汉武帝传颁菊花和茱萸的典故,象征着节日的传统。秋天的铜池映衬着变化的色彩,晴天的阳光增添了银色树木的光辉。年年重阳节的庆祝,仿佛是对日月长久的恭敬。

注释

  • 御气:皇帝的气息。
  • 金方:指金色的酒杯。
  • 羽觞:古代用羽毛装饰的酒杯。
  • 菊蕊:菊花的花蕊,象征长寿。
  • 萸房:茱萸的房子,茱萸也是重阳节的象征之一。
  • 铜池:用铜铸成的池子,反映秋天的色彩变化。
  • 银树:阳光下的树木,闪烁着银色的光辉。

典故解析

  • 魏文颁菊蕊:魏文帝曹丕在重阳节时曾命人颁发菊花,象征长寿。
  • 汉武赐萸房:汉武帝刘彻也在重阳节时赐予茱萸,寓意健康和长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佺期,唐代诗人,字子乔,号青山,生于公元约720年,卒于公元约785年。沈佺期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著称,作品主要以五言和七言诗为主,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正值秋天,诗人在临渭亭参加宴会,受到皇帝的召唤,表达了对节日的庆祝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盛况,展示了唐代的节日文化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从“凭高荐羽觞”一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节日气氛的热烈追求。诗中提到的历史典故,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使得节日的意义更加深远。

“秋变铜池色,晴添银树光”这一句,描绘出秋天的美丽景色,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铜池的色彩变化和银树的光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美丽交融,令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整首诗的结尾“年年重九庆,日月奉天长”则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寄托了人们对于长寿和幸福的期盼。这种情感在唐代诗歌中常见,体现了唐代社会对节日与传统的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御气幸金方:表达了在皇帝的庇护下,生活的富贵与安稳。
  2. 凭高荐羽觞:描述了在高处举杯庆祝的场景,表现出喜悦与豪情。
  3. 魏文颁菊蕊:提到历史上魏文帝的菊花赏赐,承接了节日的传统。
  4. 汉武赐萸房:提及汉武帝的茱萸,强调长寿的寓意。
  5. 秋变铜池色:描绘秋天的变化,反映出自然的美。
  6. 晴添银树光:晴天的阳光使得树木闪烁光辉,表现出生机与活力。
  7. 年年重九庆:强调重阳节的年年庆祝,体现了对传统的尊重。
  8. 日月奉天长:表达了对未来长久幸福的祝愿,具有祈福的意味。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御气幸金方”与“凭高荐羽觞”,两句结构相似,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秋天的铜池色、晴天的银树光比喻自然的美丽与变化。
  • 典故:通过历史典故增强诗的深度和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重阳节的庆祝为主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寄托了对长寿与幸福的期望,展现了唐代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方:象征财富与地位,体现了皇权的象征。
  • 羽觞:代表着节日的欢庆与祝福。
  • 菊蕊和萸房:象征长寿与健康。
  • 铜池:象征自然的变化与岁月的流逝。
  • 银树:象征光辉灿烂的未来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魏文”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帝王? A. 三国
    B. 唐代
    C. 宋代

  2. “秋变铜池色”中的“铜池”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自然的变化
    C. 皇权

  3. 诗中提到的“重九庆”是指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词对比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以重阳节为主题,但侧重于思乡之情,表现出人际关系和亲情的思念,与沈佺期的欢庆氛围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