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白话文翻译:
这条无人问津的小路上,长满了萧萧的杂草。自古以来,云雾缭绕的山林远离了市井的喧嚣。世间的公道唯有白发证明,贵人头上却从不施恩于人。
注释:
- 无媒:无人问津,没人引导。
- 径路:小路。
- 萧萧:形容草木凋零的样子。
- 云林:云雾缭绕的山林,意指偏远的地方。
- 公道:公正的道理。
- 白发:象征老年的智慧和经历。
- 贵人:指地位高的人。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云林”暗指隐者或隐士所居之处,体现了作者对于隐士生活的向往与理解。“公道世间唯白发”则引申出对年长者的尊重和对社会不公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晚唐著名诗人,诗风清新,兼具豪放与婉约。他的诗以题材广泛、意境深远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杜牧生活的晚唐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述隐者的生活,表达对官场的厌倦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条无人问津的小径,表现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厌倦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头“无媒径路草萧萧”勾勒出一幅荒凉的景象,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孤独。接着“自古云林远市朝”则进一步强调了隐者生活的宁静与世俗的喧嚣之间的对比,暗示了人们对名利的追逐往往使他们远离真正的公正与真理。
“公道世间唯白发”一句,则用白发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老年智慧的推崇,同时也对年轻人追求名利的无奈与批判。最后一句“贵人头上不曾饶”,更是直指社会的不公,贵人往往不懂得施恩于他人,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冷漠与无奈。
整首诗虽短,但意蕴深厚,展现了杜牧对人生态度的思考,既有对隐士生活的赞美,也有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出一条小路的荒凉,传达出诗人对繁华世界的厌倦。
- 第二句强调了隐者与世俗之间的距离,暗含着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 第三句以白发比喻智慧,强调了年长者的公正与经历。
- 第四句则批判了权贵对普通人的漠视,突出社会的不公。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无媒径路”与“草萧萧”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比喻:将白发作为公道的象征,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隐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厌倦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同时批判了社会的不公现象,反映出深沉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草萧萧:象征荒凉与孤独。
- 云林:象征隐逸、远离世俗的生活。
- 白发:象征智慧与经历,反映出对年长者的尊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无媒径路草萧萧”意指什么?
- A. 繁华的街道
- B. 荒凉的小路
- C. 美丽的花园
-
诗人对“贵人头上不曾饶”的态度是?
- A. 尊重
- B. 批判
- C. 赞美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杜牧的《送隐者一绝》更加强调对世俗的批判,而王维则注重自然与人心的和谐。两者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