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月》

时间: 2025-01-04 12:22:02

乘凉步月过西邻,草露霏微湿葛巾。

一径竹阴无犬吠,飞萤来往暗随人。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步月

作者: 刘崧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乘凉步月过西邻,
草露霏微湿葛巾。
一径竹阴无犬吠,
飞萤来往暗随人。


白话文翻译:

在凉爽的夜晚,我沿着明月的光辉走向西边的邻居家,
草上的露珠轻轻滴落,湿润了我的葛巾。
小路上的竹影摇曳,安静得没有狗吠,
飞舞的萤火虫在黑暗中来去,像是在陪伴我。


注释:

  • 乘凉:在凉爽的地方休息或散步。
  • 步月:在月光下行走。
  • 西邻:邻居家在西边。
  • 草露:草上凝结的露水。
  • 霏微:细小而轻微的样子。
  • 葛巾:用葛布做的头巾,古人常用以遮阳。
  • 一径:一条小路。
  • 竹阴:竹子投下的阴影。
  • 无犬吠:没有狗叫声,表示环境安静。
  • 飞萤:发光的小虫,萤火虫。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明显的典故,但诗中“飞萤”与古代文人雅士常在月夜中对萤火虫的吟咏相呼应,表现出一种自然的和谐美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崧,明代诗人,字景升,号山青,生于福建,擅长诗词,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步月》创作于一个凉爽的夏夜,诗人或许是在月光下散步时产生的灵感,表达了他对自然宁静之美的感受和对生活的闲适态度。


诗歌鉴赏:

《步月》是一首描绘夜晚散步情景的诗,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宁静思考。诗的前两句通过“乘凉步月过西邻”,展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状态,月光洒在大地上,诗人悠然自得地走向邻居,给人一种温馨、和谐的感觉。接下来的“草露霏微湿葛巾”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夜晚的清新与宁静,露水的湿润仿佛在触碰诗人的内心,让人感受到一种恬淡的生活气息。

进一步,诗的后两句“一径竹阴无犬吠,飞萤来往暗随人”,通过描绘宁静的小路与飞舞的萤火虫,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美丽的氛围。没有犬吠声的打扰,竹影摇曳,月光与萤火虫交相辉映,形成了一个静谧而充满生机的夜晚。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愉悦。

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意境,表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展现了明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乘凉步月过西邻:在夏夜的凉爽中,伴着月光走向邻居家,展现了闲适的生活状态。
  2. 草露霏微湿葛巾:草地上的露水轻轻湿润了我的头巾,描绘了夜晚的清新气息。
  3. 一径竹阴无犬吠:沿着小路,竹影摇曳,周围安静,没有狗吠声,突显了环境的宁静。
  4. 飞萤来往暗随人:萤火虫在黑暗中飞舞,像是在陪伴我,增添了夜晚的生动与灵动。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构成对仗,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 意象:月光、竹影、萤火虫等意象,营造出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宁静的夜晚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悠闲态度,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光:象征宁静与美好。
  • 竹影:代表自然的清幽与安宁。
  • 萤火虫:象征生命的微小与闪亮,映衬出夜晚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步月”意指什么?

    • A. 在月光下散步
    • B. 月亮升起
    • C. 月亮落下
    • D. 月亮圆满
  2. 诗中“草露霏微湿葛巾”描述了什么?

    • A. 草地繁茂
    • B. 露水滋润
    • C. 天气炎热
    • D. 风吹草动
  3. 本诗主要表达的情感是?

    • A. 忧伤
    • B. 宁静与和谐
    • C. 愤怒
    • D. 忧愁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诗词对比:

  • 《步月》 vs 《鹿柴》:两首诗都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出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但《步月》更突出夜间的宁静和闲适,而《鹿柴》则强调山水的幽静与深远。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刘崧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