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怨》
时间: 2025-01-01 17:09: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别怨
作者: 汪东 〔清代〕
蛴领云鬟。好春浓犹怯余寒。
绣屏双倚处,今宵何意却成欢。
细挽娇姿烛下看。
后约重追算,丁宁了总是难拚。
谁知梦觉,凄凉斜照阑干。
忍寻花袅娜,还怕对竹檀栾。
白话文翻译:
春天已经浓烈,但夜里仍有些许寒意。
在绣屏前依偎,今晚的心情为何却充满欢愉?
在烛光下细细打量你的娇美姿态。
虽然约定重提,却总是难以抵挡情感的纠葛。
谁知一觉醒来,斜阳透过栏杆,令人感到凄凉。
忍不住去寻找花朵的轻盈,却又害怕面对那竹林和檀香的幽静。
注释:
- 蛴领:形容女子头发如蛴虫般细腻。
- 云鬟:古代女子的发髻,形容其发型如云彩般轻盈。
- 绣屏:绣花的屏风,古人多在此处交谈或倚靠。
- 丁宁:恳求、请求。
- 袅娜:形容女子的身姿轻盈柔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东,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抒情见长,常描绘女性的柔美与情感。其作品常带有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意境。
创作背景:在清代社会,诗歌常作为文人表达情感的方式。此诗可能是在一个春夜,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内心的情感波动而作。
诗歌鉴赏:
《别怨》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温暖与夜晚的寒凉交织在一起的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一个春夜的情感瞬间,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开头的“蛴领云鬟”,用以描绘女子的美丽,展现了春天的温柔。而“好春浓犹怯余寒”,则暗示了爱情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即使在春天的光辉下,仍然有寒意存在,这种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复杂性。
接下来的“绣屏双倚处,今宵何意却成欢”,诗人通过绣屏的意象,不仅描绘了亲密的场景,也隐含了对爱情的期待与欢愉。然而,随之而来的“后约重追算,丁宁了总是难拚”,则表明了爱情中的纠葛和不易,感情的建立并非一帆风顺。
最后的“谁知梦觉,凄凉斜照阑干”,仿佛在梦中沉浸的快乐瞬间被现实打破,斜阳的光线透过栏杆,带来一丝凄凉的情绪,令人感到失落。结尾的“忍寻花袅娜,还怕对竹檀栾”,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又对即将面临的孤独与寂寞感到惧怕,情感的复杂性在此达到了高潮。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蛴领云鬟:描绘女子的美丽,充满春意。
- 好春浓犹怯余寒:春天虽好,但仍有寒意,暗示感情的脆弱。
- 绣屏双倚处:亲密的环境,暗示情感的深厚。
- 今宵何意却成欢:对今晚欢愉的疑惑,表现内心矛盾。
- 细挽娇姿烛下看:在烛光下欣赏女子的美丽,增强了浪漫气氛。
- 后约重追算,丁宁了总是难拚:感情的复杂与难以言明。
- 谁知梦觉,凄凉斜照阑干:梦的美好被现实打破,带来凄凉感。
- 忍寻花袅娜,还怕对竹檀栾:对美的追求与对孤独的恐惧交织。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发型比作云,形象生动。
- 对仗:如“后约重追算,丁宁了总是难拚”,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期待和对情感复杂性的反思,情感在美好与失落之间摇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蛴领:象征女性的柔美。
- 云鬟:代表春天的轻盈与温柔。
- 绣屏:隐喻爱情的亲密与依偎。
- 斜照阑干: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无情的现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汪东
c) 杜甫 -
“蛴领云鬟”中的“云鬟”指的是什么?
a) 头发
b) 衣服
c) 花朵 -
诗中提到的“绣屏”代表了什么?
a) 亲密的环境
b) 孤独的情感
c) 自然风光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细腻情感。
- 白居易的《长恨歌》:探讨爱情的美好与无奈。
诗词对比:
- 汪东的《别怨》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情感,但前者更细腻,后者则更壮阔。
- 在主题上,两首诗都涉及到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失落,但表现手法上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