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僧归天台
贾岛 〔唐代〕
辞秦经越过,归寺海西峰。
石涧双流水,山门九里松。
曾闻清禁漏,却听赤城钟。
妙宇研磨讲,应齐智者踪。
白话文翻译
诗中表达了作者送别一位僧人归往天台山的情景。诗人告别了繁华的秦地,踏上了通往西峰的旅途。他沿途欣赏着双流汇聚的石涧和山门前九里长的松树,曾经听闻寺中的清晨梵音,此时却听到赤城的钟声。最后,他希望这位僧人能够在妙宇之中继续修行,追随智慧者的足迹。
注释
字词注释
- 辞秦:告别秦地,指的是离开秦朝所处的地区。
- 经越:经过越地,越是古代地名,今浙江一带。
- 海西峰:指天台山,位于海的西侧。
- 石涧:山涧中的石头流水,形象生动。
- 九里松:山门前的松树,象征着长途的路程。
- 清禁漏:清晨的钟声,形容清脆而有节奏的声音。
- 赤城钟:赤城的钟声,可能是指天台山中的钟声。
- 妙宇:指精妙的宇宙或境界。
- 齐智者踪:跟随智慧者的足迹,追求智慧与修行的精神。
典故解析
- 天台山:古代佛教圣地,因其山青水秀、美丽而著称。许多高僧曾在此修行,代表着佛教的清净与智慧。
- 赤城钟:可能指的是天台山寺庙中的钟声,钟声悠扬,象征着佛法的传播与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贾岛,字阮郎,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779年,卒于公元843年。他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独特的意象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和佛教题材,是“王维之后”的山水诗人之一。
创作背景
《送僧归天台》创作于唐代,正值佛教文化盛行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僧人的送别,表现出对修行的敬仰与对自然的热爱。此诗反映了诗人与僧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送僧归天台》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清新的意象,描绘了诗人与僧人之间的送别情景,展现了佛教徒对修行的向往。诗的开头“辞秦经越过”就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抒发了诗人对繁华都市生活的厌倦与对山林隐居生活的向往。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石涧双流、九里松树,既写景又寓情,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气息。
“曾闻清禁漏,却听赤城钟”两句,将清晨的钟声与佛教的宁静相结合,暗示出修行的静谧与深邃。同时,“妙宇研磨讲,应齐智者踪”一句,表达了对僧人未来修行的祝福,期待他能够在智慧的道路上不断精进。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人生和宗教的思考,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辞秦经越过:告别繁华的秦地,踏上了通往越地的旅程,展现了离别的情境。
- 归寺海西峰:返回位于海西的寺庙,指向了目的地天台山。
- 石涧双流水:描绘途中景象,石涧中有双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美。
- 山门九里松:山门前有九里长的松树,象征着修行的漫长与坚持。
- 曾闻清禁漏:以往听到的寺庙清晨的钟声,充满了宁静与清新。
- 却听赤城钟:此时却听到赤城的钟声,传递出时光的流逝与佛教的庄严。
- 妙宇研磨讲:提到修行的境界,暗示着深奥的道理与智慧。
- 应齐智者踪:期待僧人能够追随智慧者的足迹,继续修行。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石涧双流水,山门九里松”,表现了诗的和谐美。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修行结合,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 意象:诗中使用的“钟声”、“松树”等意象丰富了诗的内涵,增添了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对修行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对僧人未来生活的祝福,强调了智慧与修行的重要性,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佛教文化的尊重与推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秦:象征繁华与喧嚣的都市生活。
- 石涧:自然的静谧与纯净。
- 九里松:修行的艰辛与坚持。
- 钟声:佛教的庄严与宁静。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代表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贾岛的字是什么?
- A. 亭云
- B. 阮郎
- C. 溪舟
-
诗中提到的归寺是指哪个地方?
- A. 天台山
- B. 嵩山
- C. 华山
-
诗中“石涧双流水”描绘的意象主要表现什么?
- A. 热闹
- B. 静谧
- C. 蒙胧
答案
- B. 阮郎
- A. 天台山
- B. 静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贾岛的《送僧归天台》与王维的《送别》都表现了对离别的感慨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贾岛更侧重于宗教与自然的结合,而王维则更多地展现了人情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唐代诗人贾岛研究》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送僧归天台》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