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隐者归罗浮》

时间: 2025-01-19 20:10:17

春山杳杳日迟迟,路入云峰白犬随。

两卷素书留贳酒,

一柯樵斧坐看棋。

蓬莱道士飞霞履,清远仙人寄好诗。

自此尘寰音信断,山川风月永相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山杳杳日迟迟,
路入云峰白犬随。
两卷素书留贳酒,
一柯樵斧坐看棋。
蓬莱道士飞霞履,
清远仙人寄好诗。
自此尘寰音信断,
山川风月永相思。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山峦隐秘而遥远,阳光逐渐西沉,
小路通向云雾缭绕的山峰,白色的狗儿在我身旁随行。
留下两卷素纸和一壶酒,
我在这儿静静地坐着,手持柴刀看棋。
蓬莱的道士穿着霞光闪烁的鞋,
清远的仙人寄来优美的诗篇。
从此我与尘世的音讯断绝,
山川的风月将永远让我思念。

注释:

  • 杳杳:形容山的遥远隐秘。
  • 贳酒:意为留下酒,贳有留的意思。
  • :指树枝,这里指柴刀。
  • 樵斧:砍柴用的斧子。
  •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的生活。
  • 飞霞履:指道士穿的鞋,形容轻盈如云。
  • 尘寰:指尘世。
  • 音信断:音信指消息,这里指与世隔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诗人,名群玉,号青山,生于唐德宗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色和人生态度为题材,倡导隐逸生活。

创作背景:

《送隐者归罗浮》写于李群玉与隐者的别离之际,表达了对隐者归隐生活的向往与赞美。罗浮山是道教名山,象征着超脱的理想生活。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恬静而悠远的山水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隐者生活的向往与敬重。诗的开头通过“春山杳杳”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而“日迟迟”则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归隐的无尽。接下来的两句,诗人用“素书”和“贳酒”描绘了隐者的简朴生活,体现了对物质的淡泊与对精神的追求。

在描写道士和仙人时,诗人通过“飞霞履”和“寄好诗”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向往。最后两句“自此尘寰音信断,山川风月永相思”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展现了隐者与世俗断绝往来的坚定决心,以及对美好自然的永恒思念。

整首诗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隐者的悠然自得与对世俗的超然态度,渗透出一种清新脱俗的道家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山杳杳日迟迟:春天的山显得遥远,日光也逐渐变得柔和,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2. 路入云峰白犬随:小路延伸至云雾缭绕的山峰,有白狗相伴,象征着清静与无忧。
  3. 两卷素书留贳酒:留下两卷书和美酒,表现出隐者的清淡生活。
  4. 一柯樵斧坐看棋:描述隐者在自然中静坐,享受生活的乐趣。
  5. 蓬莱道士飞霞履:道士穿着轻盈的鞋,象征着他们的飘逸与超然。
  6. 清远仙人寄好诗:仙人寄来美好的诗篇,体现了与自然的亲近与对艺术的追求。
  7. 自此尘寰音信断:从今往后与尘世的联系都断绝,表达了对世俗的逃避。
  8. 山川风月永相思:永远思念着这山川风月,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厚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飞霞履”形象地描绘了道士的轻灵。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春山杳杳日迟迟”,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得诗的意境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隐者的生活与自然,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彰显了超脱世俗的理想与对自然的深情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山:象征生机与宁静。
  • 白犬:代表忠诚与陪伴。
  • 素书:象征清白与知识。
  • 樵斧:代表生活的朴素与自然。
  • 蓬莱:象征理想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蓬莱”象征什么?

    • A. 物质财富
    • B. 理想的生活
    • C. 战争
  2. “自此尘寰音信断”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态度是?

    • A. 留恋
    • B. 超脱
    • C. 无奈
  3. 诗中“白犬随”意在表现什么?

    • A. 朋友的陪伴
    • B. 自然的和谐
    • C. 生活的孤独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李群玉的《送隐者归罗浮》与王维的《鹿柴》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前者更加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后者则强调了自然的静谧与精神的宁静。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但共同体现了唐代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群玉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