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秋月诗》

时间: 2025-01-04 09:41:17

河汉东西阴,清光此夜出。

入帐华珠被,斜筵照宝瑟。

霜惨庭上兰,风鸣檐下橘。

独见伤心者,孤灯坐幽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秋月
作者: 萧子范 〔南北朝〕

河汉东西阴,清光此夜出。
入帐华珠被,斜筵照宝瑟。
霜惨庭上兰,风鸣檐下橘。
独见伤心者,孤灯坐幽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的是夜晚的秋月。银河在东西两边投下阴影,明亮的月光在今夜洒落。帐中华丽的珠帘掩盖,斜斜的席子照映着珍贵的瑟琴。霜冻使庭院中的兰花显得苍白,风声在屋檐下的橘树间回荡。唯独我一个人伤心,孤独地坐在昏暗的房间里。

注释:

  • 河汉:指银河,古人称银河为“河汉”。
  • 清光:指明亮的月光。
  • 华珠:华丽的珠帘。
  • 宝瑟:珍贵的瑟,古代的一种乐器。
  • 霜惨:霜冻使兰花显得凄凉。
  • 风鸣:风吹动时发出的声音。
  • 幽室:幽静的房间,形容孤独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子范,南北朝时期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以清新婉约著称,常表现个人内心情感和自然景色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季,正值团圆的时节,但诗人却独自一人,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伤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带来的个人情感困境。

诗歌鉴赏:

《望秋月》是一首充满秋意的抒情诗,诗人在月光下,借月色传达自己的孤独和忧伤。诗的前两句描写了银河和月光,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接着,通过“华珠被”和“宝瑟”,诗人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环境相结合,展示了生活的奢华与内心的孤寂之间的对比。霜寒的兰花和风声中的橘树,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的凋零与自身情感的对立。最后,诗人以“独见伤心者”自我揭示,孤灯映照下的幽室,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令人感同身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个人的孤独与外在环境的和谐共存,使读者感受到一种秋夜的宁静与哀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河汉东西阴:描绘了银河在东西两边投下阴影,暗示了夜的宁静和深邃。
  2. 清光此夜出:明亮的月光在这一夜洒落,带来清冷的气息。
  3. 入帐华珠被:华美的帷帐下,珠帘低垂,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4. 斜筵照宝瑟:月光斜照在宝瑟上,形成了光影的美感,增添了诗的雅致。
  5. 霜惨庭上兰:霜冻使兰花显得苍白,暗示了秋天的凋零。
  6. 风鸣檐下橘:风声在檐下的橘树间回荡,增添了诗的动感。
  7. 独见伤心者:只有我一个人感到伤心,体现出孤独的情感。
  8. 孤灯坐幽室:在幽暗的房间里,孤灯映照出诗人的孤独与思索。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河汉东西阴,清光此夜出”,上联与下联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来映射内心情感,如“霜惨庭上兰”暗示孤独与凋零。
  • 拟人:风鸣檐下橘,赋予自然以生命和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内心伤痛的深刻感悟。诗人在美丽的自然中感受到的却是深深的寂寞,反映了人们在美好景色中仍可能存在的孤独与伤感。

意象分析:

  • 秋月:象征着孤独与思乡,月光的清冷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 兰花:代表了诗人的高洁与孤傲,但在霜寒中显得凄凉。
  • 橘树:风声中的橘树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河汉”指的是哪个天体?

    • A. 太阳
    • B. 银河
    • C. 月亮
  2. 诗人在夜晚独自坐在什么地方?

    • A. 庭院
    • B. 幽室
    • C. 亭子
  3. “霜惨庭上兰”中“霜”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温暖
    • B. 凄凉
    • C. 明亮

答案:

  1. B. 银河
  2. B. 幽室
  3. B. 凄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描绘月夜,但更多地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 《静夜思》:李白以月光引发的思乡情感,与萧子范的孤独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南北朝诗人传》
  • 《古诗词入门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