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山 洞门穿瀑布,尘世岂能通。 曾有游山客,来逢采药翁。 异花寻复失,幽径蹑还穷。 拟作经宵计,风雷立满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穿过洞门,眼前是壮观的瀑布,这样的景象在尘世中怎能见到?曾经有游山的客人,在这里遇到了采药的老翁。寻找奇特的花朵,却一再失去踪迹;踏入幽深的小径,探索却似乎无穷无尽。打算在这里过夜,突然间风雷交加,满天都是。
注释: 字词注释:
- 洞门:指山洞的入口。
- 尘世:指人间,与自然相对的世俗世界。
- 游山客:指喜欢游历山水的游客。
- 采药翁:指在山中采集药材的老人。
- 异花:指奇特、罕见的山花。
- 幽径:指深邃、隐秘的小路。
- 蹑:踏,行走。
- 经宵计:指打算过夜的计划。
- 风雷:指风和雷的声音,形容天气突变。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确提及典故,但“采药翁”可能暗指隐士或仙人,这在古代文学中常见,象征着超脱尘世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此诗可能创作于诗人游历山水时,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隐逸生活的憧憬。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游历山川时,被自然美景所吸引,产生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从而创作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游山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体验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洞门穿瀑布”一句,以壮观的瀑布景象开篇,立即吸引了读者的注意,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随后的“曾有游山客,来逢采药翁”则通过游山客与采药翁的相遇,增添了一丝神秘和隐逸的色彩。后两句“异花寻复失,幽径蹑还穷”则表现了探索的艰辛与乐趣,同时也暗示了自然之美的难以捉摸。最后“拟作经宵计,风雷立满空”则以突如其来的风雷,增强了自然的力量感,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洞门穿瀑布”:描绘了山洞口壮观的瀑布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 “尘世岂能通”:表达了这种美景在尘世中难以见到的感慨。
- “曾有游山客,来逢采药翁”:通过游山客与采药翁的相遇,增添了一丝神秘和隐逸的色彩。
- “异花寻复失,幽径蹑还穷”:表现了探索的艰辛与乐趣,同时也暗示了自然之美的难以捉摸。
- “拟作经宵计,风雷立满空”:以突如其来的风雷,增强了自然的力量感,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洞门穿瀑布”中的“穿”字,比喻瀑布如门一般穿透山体。
- 拟人:如“风雷立满空”中的“立”字,赋予风雷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自然的力量感。
- 对仗:如“异花寻复失,幽径蹑还穷”中的“寻复失”与“蹑还穷”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游山时的所见所感,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憧憬,同时也展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力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洞门:象征着通往自然之美的入口。
- 瀑布: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壮观。
- 游山客:象征着对自然的热爱与探索。
- 采药翁:象征着隐逸与超脱尘世。
- 异花:象征着自然之美的难以捉摸。
- 幽径:象征着探索的艰辛与乐趣。
- 风雷:象征着自然界的神秘与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洞门穿瀑布”一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山洞的入口 B. 瀑布的壮观 C. 游山客的探索 D. 采药翁的隐逸
-
诗中“曾有游山客,来逢采药翁”一句表达了什么? A. 游山客的孤独 B. 采药翁的神秘 C. 游山客与采药翁的相遇 D. 游山客的探索
-
诗中“异花寻复失,幽径蹑还穷”一句表现了什么? A. 自然之美的难以捉摸 B. 游山客的孤独 C. 采药翁的神秘 D. 游山客的探索
-
诗中“拟作经宵计,风雷立满空”一句以什么增强了自然的力量感? A. 风雷 B. 瀑布 C. 异花 D. 幽径
答案:1. B 2. C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黄滔的《游山》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黄滔的诗更注重自然的力量感,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黄滔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山水诗的详细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黄滔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