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苑》

时间: 2025-01-01 14:56:13

茫茫信马行,不似近都城。

苑吏犹迷路,江人莫问程。

聚来千嶂出,落去一川平。

日暮客心速,愁闻雁数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茫茫信马行,不似近都城。
苑吏犹迷路,江人莫问程。
聚来千嶂出,落去一川平。
日暮客心速,愁闻雁数声。

白话文翻译:

在广阔的沙苑中任马奔行,感觉并不像靠近都城。
苑中的官吏仍然迷失在路上,江边的人没有人询问行程。
群山聚集而来,渐渐向远方延伸成一片平坦的河川。
黄昏时分,客人的心情愈加急促,只因听见几声悲鸣的雁声。

注释:

  • 茫茫:形容广阔无际,难以看清方向。
  • 信马行:随意骑马行走,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游荡状态。
  • 苑吏:指苑中管理事务的官吏。
  • 江人:指在江边的人。
  • 千嶂:成千上万的山峰。
  • 一川平:指平坦的河流。
  • 日暮:指黄昏时分。
  • 客心速:形容客人的心情焦急。

典故解析:

没有特别明确的典故,但是“雁”常象征着离别与思乡,黄昏的雁声引发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体现了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谷,唐代诗人,字子真,号青山,晚唐时期的著名词人。他的诗风多样,既有清新自然的风格,也有深沉忧郁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写于郑谷游历沙苑时,表达了他对旅途艰辛的感受与思乡之情。唐代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反映了社会现实。

诗歌鉴赏:

《沙苑》以其清新自然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篇“茫茫信马行”,描绘了诗人漫无目的的旅程,与“近都城”的对比,暗示着一种远离都市喧嚣的孤独感。紧接着对苑吏的描写,表现出无助与迷茫,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氛围。此时,诗人处于一个既美丽又令人心生愁苦的环境中。

最后两句“日暮客心速,愁闻雁数声”,在黄昏时分,客人的心情愈发急促,暗示着对归乡的渴望与忧愁,尤其是雁声的反复出现,象征着离别与思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眷恋,展现了郑谷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了广阔的沙苑,诗人随意骑马行走,表现出一种自由却迷失的状态。
    • 第二句提到苑吏的迷路,暗示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助,江人也不愿意询问方向,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
    • 第三句通过“千嶂”和“一川平”的对比,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表面上看似平静,内里却暗藏情感的波动。
    • 第四句以“日暮”作为时间节点,客人的心情因雁声而急促,显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忧愁。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聚来千嶂出,落去一川平”,形成视觉和意境的对比。
    • 拟人:苑吏的“迷路”与江人“莫问程”,赋予人以情感,增加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孤独、迷失与思乡的主题展开,通过自然景色映射内心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归属感的渴望与对故土的思念。

意象分析:

  • 沙苑:象征着广袤与孤独,代表了诗人处于自然中的无助感。
  • 雁声:象征着离别与思乡,强化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苑吏犹迷路”的意思是: A. 苑吏非常聪明
    B. 苑吏也在迷路
    C. 苑吏帮助游客
    D. 苑吏很忙

  2. 诗中提到的“日暮”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急促与愁苦
    C. 宁静
    D. 兴奋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了旅途中的思乡情感。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自然风光表达诗人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比较郑谷的《沙苑》与王维的《鹿柴》,两者均描绘自然,但郑谷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流露,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静谧与和谐。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唐诗鉴赏辞典》
  3. 《郑谷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