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虎以洗蜡石失脚几绝作此嘲之》
时间: 2025-01-19 19:09: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解虎以洗蜡石失脚几绝作此嘲之
释今无 〔明代〕
城中苦雨坭活活,
花栏苦雨青苔滑。
老僧双展抱石行,
蜡色未净先遭跶。
跶时顾石不顾头,
天仓地角血并流。
魋鼻倏如龙隼公,
方寸可使高岑楼。
夏云入面奇峰起,
红紫相间如清秋。
又肖丹青图未成,
烘染还藉顾虎头。
行者急行杀猛熊,
取胆调酒斟金瓯。
痂除扶杖须郑重,
尽将蜡石沉清流。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城里下着连绵的苦雨,泥泞得让人难以行走;花栏上也是湿滑的青苔。老僧双手抱着石头走路,蜡色的石头还没有洗净就已经滑倒了。滑倒的时候只顾着石头,却不顾头部,天上地下都流着血。那魋鼻(猛兽)瞬间如同龙隼般迅猛,方寸之间可以使人直上高阁。夏天的云彩映入眼帘,奇峰耸立,红紫相间如同清秋。又像未完成的丹青画,烘染还要依赖于顾虎头。行者急急忙忙地去杀猛熊,取胆子调酒斟入金瓯。伤痂去除,借助拐杖要小心翼翼,尽量将蜡石沉入清流中。
注释:
- 苦雨:指持续的、令人烦恼的雨水。
- 坭活活:泥泞湿滑的样子。
- 蜡色:指石头表面如蜡般光滑。
- 跶:摔倒、跌倒。
- 魋鼻:古时对一种猛兽的称呼,象征危险。
- 夏云:夏季的云彩,给人以清新之感。
- 丹青:指绘画,具体指用红色和青色颜料的画作。
- 金瓯:指金色的酒杯,象征美好和富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今无,明代诗人,出身于佛教家庭,擅长诗词,风格多以讽刺、抒情为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表达对现状的无奈与调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雨中行走的艰辛与困惑。开篇通过“城中苦雨坭活活”,引出了雨天的湿滑与泥泞,使人产生视觉与触觉的共鸣,仿佛亲身经历了这份苦楚。接着,诗人描写老僧抱石行走,蜡色未净却先遭遇跌倒,暗示生活中的不如意和意外。
诗中的“血并流”一句,给人以震撼,象征着生活的残酷与无奈。接下来的“魋鼻倏如龙隼公”,则以猛兽的形象表现生活中的种种危险,令人警觉。而“奇峰起,红紫相间如清秋”,则转而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生活中美好与丑陋的交织。
最后,行者急行杀熊取胆的情节,寓意着在逆境中奋勇向前,虽有艰辛却也不失勇气。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传达出一种在困境中勇敢面对的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城中苦雨坭活活:描写城中雨水不断,泥泞不堪,给人带来困扰。
- 花栏苦雨青苔滑:花栏上也是青苔湿滑,进一步增强雨天环境的艰难。
- 老僧双展抱石行:老僧双手抱着石头,体现出一种坚持和不屈。
- 蜡色未净先遭跶:蜡色的石头还没洗净就摔倒,暗示生活中的意外与不顺。
- 跶时顾石不顾头:跌倒时只顾着石头而忽略了自身的安全。
- 天仓地角血并流:形容跌倒的惨状,流血不止。
- 魋鼻倏如龙隼公:猛兽突然袭来,象征着生活中的危险。
- 方寸可使高岑楼:小小的方寸之地也能让人达到高处,暗示潜能。
- 夏云入面奇峰起:夏天的云彩映衬出奇妙的山峰。
- 红紫相间如清秋:描绘出山水的美丽,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 又肖丹青图未成:像未完成的画作,表达出对理想未达成的遗憾。
- 烘染还藉顾虎头:烘染还需仰赖于虎头,象征对力量的依赖。
- 行者急行杀猛熊:行者匆忙中面对危险,象征生活的挑战。
- 取胆调酒斟金瓯:取胆子酿酒,象征勇气和享受生活的方式。
- 痂除扶杖须郑重:去除伤痂,借助拐杖,提醒人们在生活中要小心谨慎。
- 尽将蜡石沉清流:将蜡石沉入清流中,象征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魋鼻”比作“龙隼”,增强了危险的形象感。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意象:运用水、石、云等自然意象,丰富了诗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生活中的艰辛和美好交织为主题,展现了人在逆境中勇敢前行的精神,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水:象征苦难与阻碍。
- 石头:象征负担与坚持。
- 猛兽:象征生活中的挑战与危险。
- 云彩:象征美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写的天气是?
- A. 晴天
- B. 雨天
- C. 雪天
-
“蜡色未净先遭跶”中“跶”的意思是?
- A. 走
- B. 跌倒
- C. 跳跃
-
诗中提到的猛兽是什么?
- A. 狼
- B. 魋鼻
- C. 熊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与释今无在表达生活艰辛时,李白多用豪放的笔调,而释今无则以细腻的描写为主,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赏析》
- 《释今无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