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忽惊呼啸出堂皇,昏黑中腾引炬光。
柱国阎罗原一体,前朝甲第大功坊。
白话文翻译:
突然被惊呼声吓出华丽的殿堂,在黑暗中挥舞着火炬的光亮。
柱国和阎罗本是一体,前朝的宫殿和功勋的坊市。
注释:
- 忽:突然,表示意外。
- 惊呼:惊讶的呼喊,带有惊慌失措的感觉。
- 堂皇:形容气派宏伟的殿堂。
- 昏黑:黑暗,缺乏光亮。
- 腾引:迅速地引导、照亮。
- 炬光:火炬的光亮,象征照明与希望。
- 柱国:指国家的柱石,象征重要的地位或功臣。
- 阎罗:阎罗王,地藏王,阴间的神灵,象征死亡与阴暗。
- 原一体:本是一个整体,暗示历史的延续性。
- 前朝:指历史上曾经的朝代。
- 甲第:指豪华的府邸或宫殿。
- 大功坊:功劳的象征,可能指为国家做出卓越贡献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孔传莲,生于清代,是一位颇具文采的诗人。他的诗风往往充满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社会现象的敏感,善于运用对比和象征来传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政治动荡、社会变迁,诗人通过对辉煌与黑暗的对比,表达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幻梦杂记 其一》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主题,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与人心的挣扎。开篇的“忽惊呼啸出堂皇”,瞬间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描绘出一种突如其来的危机感,仿佛一场梦境的破碎。诗中“昏黑中腾引炬光”的意象,暗示在面对黑暗时,人们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火炬象征着希望,尽管黑暗笼罩,但人们始终在寻找照亮前方的光。
进一步,“柱国阎罗原一体”体现了历史的复杂性与无常,阎罗作为阴间的神灵,暗示着死亡与终结,而柱国则是权力与荣耀的象征,这种对比引发思考:权力与死亡之间的关系,辉煌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沉重的代价。最后提及“前朝甲第大功坊”,则是对历史的追忆,提醒人们珍惜现有的成就与光辉。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忧伤与思索,既有对历史的敬畏,也有对现实的无奈。通过对比与象征,孔传莲传达出一种对光明与黑暗交替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忽惊呼啸出堂皇”:突如其来的惊吓,让人从华丽的殿堂中逃离,象征着现实的冲击。
- “昏黑中腾引炬光”:在黑暗中,火炬的光亮象征着希望与生机,暗示着人们对未来的追寻。
- “柱国阎罗原一体”:历史的辉煌与阴暗面是紧密相连的,反映了权力的脆弱与生命的无常。
- “前朝甲第大功坊”:对过去的回忆,表达对历史的敬仰与对现实的反思。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堂皇”与“昏黑”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诗人的内心挣扎。
- 象征:火炬象征希望,柱国与阎罗象征权力与死亡的对立。
- 拟人:火炬的光被赋予引导的功能,体现人们追求光明的愿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人们在权力、死亡与希望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了人类对光明与未来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堂皇:象征着权力与地位的巅峰。
- 昏黑:代表着未知与恐惧。
- 炬光:象征希望与生机。
- 柱国:象征着国家的支柱,重要性。
- 阎罗:象征着死亡与终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昏黑中腾引炬光”意在表达什么? A. 追求希望
B. 恐惧死亡
C. 忧伤过去
D. 享受当下 -
“柱国阎罗原一体”反映了什么主题? A. 权力的荣耀
B. 生命的脆弱
C. 死亡的恐惧
D. 现实的美好 -
诗人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排比
B. 对比与象征
C. 拟人
D. A和B
答案:
- A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对比清代孔传莲的《幻梦杂记》与唐代李白的《庐山谣》,两者均反映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但孔传莲更侧重于权力与死亡的对立,而李白则是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传》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艺术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