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余左司沈别驾元夕会饮城南之作时在围中》
时间: 2025-01-04 13:37:48青帝行春气初播,云沍余阴苦难破。
江头碧草生未长,战马寒嘶龁残莝。
炊烟泠落雨中湿,邻屋时闻有啼饿。
我愁郁郁但欲眠,肯以案书勤自课。
却思去岁属无虞,元夕共欢人几个。
高堂细听《落梅》歌,手擘黄柑香喷座。
客酬主劝总忘晓,看尽繁灯逐星堕。
只今照市但群烽,乐事凄凉谁复作。
故人念我有二子,省内郎官府中佐。
别离两月不相逢,身佩弓刀从戍逻。
欲寻旧赏慰劳役,弄拂尊前且安坐。
老兵折简走相呼,笑我闭门无乃懦。
黄昏远就向城南,敢惜春衫冻泥涴。
军中有会异寻常,牛肉粗肥酒卮大。
胡奴帐下出琵琶,复拊银筝与相和。
烛残未听荒鸡号,弦断忽惊哀雁过。
须臾颜热起叫噱,不纪乱离仍絺轲。
更声析析绕旗门,剑匣搘头容醉卧。
归来又辱寄新诗,锦水湔肠珠落唾。
豪吟自欲继燕歌,悲调岂将同楚些。
览之几度感深情,曲高和难非懒惰。
我生无力本何用,衣食自来供马磨。
虽蒙乡曲假虚名,正似南箕不堪簸。
君才于世俱可珍,周贾东游抱奇货。
艰危壮气喜弥激,利器未施宁忍挫。
颇闻原野多杀伤,风雪呻吟苦无那。
吾侪斯乐岂易得,应愧皇天恩独荷。
明年此夕会升平,把酒相邀更相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答余左司沈别驾元夕会饮城南之作时在围中》
——高启
青帝行春气初播,
云沍余阴苦难破。
江头碧草生未长,
战马寒嘶龁残莝。
炊烟泠落雨中湿,
邻屋时闻有啼饿。
我愁郁郁但欲眠,
肯以案书勤自课。
却思去岁属无虞,
元夕共欢人几个。
高堂细听落梅歌,
手擘黄柑香喷座。
客酬主劝总忘晓,
看尽繁灯逐星堕。
只今照市但群烽,
乐事凄凉谁复作。
故人念我有二子,
省内郎官府中佐。
别离两月不相逢,
身佩弓刀从戍逻。
欲寻旧赏慰劳役,
弄拂尊前且安坐。
老兵折简走相呼,
笑我闭门无乃懦。
黄昏远就向城南,
敢惜春衫冻泥涴。
军中有会异寻常,
牛肉粗肥酒卮大。
胡奴帐下出琵琶,
复拊银筝与相和。
烛残未听荒鸡号,
弦断忽惊哀雁过。
须臾颜热起叫噱,
不纪乱离仍絺轲。
更声析析绕旗门,
剑匣搘头容醉卧。
归来又辱寄新诗,
锦水湔肠珠落唾。
豪吟自欲继燕歌,
悲调岂将同楚些。
览之几度感深情,
曲高和难非懒惰。
我生无力本何用,
衣食自来供马磨。
虽蒙乡曲假虚名,
正似南箕不堪簸。
君才于世俱可珍,
周贾东游抱奇货。
艰危壮气喜弥激,
利器未施宁忍挫。
颇闻原野多杀伤,
风雪呻吟苦无那。
吾侪斯乐岂易得,
应愧皇天恩独荷。
明年此夕会升平,
把酒相邀更相贺。
白话文翻译
《答余左司沈别驾元夕会饮城南之作时在围中》
——高启
春天的气息初现,青帝开始行春。
阴云笼罩,阳光难以破开。
江边的碧草尚未生长,
战马在寒风中嘶鸣,啃食着残余的莳草。
炊烟在雨中湿漉漉地弥漫,
邻居家时不时传来饥饿的啼哭声。
我愁苦郁结,只想沉沉入睡,
怎么会以案头的书卷勤奋自习呢?
想起去年元宵节,欢乐的人数不胜数。
高堂之上细听落梅的歌声,
手中捏着黄柑,香气扑鼻。
客人劝我举杯共饮,完全忘却了天色已晓,
看尽繁华灯火,星辰在逐渐坠落。
如今市上只有烽火,
欢乐的事情凄凉,谁还会再去做呢?
故人念我有两个儿子,
在省内做官,担任官府的助手。
分别两月未曾相逢,
我身佩弓刀,正在戍边守卫。
想要寻求旧赏以慰劳辛苦,
在尊前轻拂,暂且安坐。
老兵折简来叫我,
笑我闭门不出,难道是懦弱?
黄昏时分朝城南而去,
怎能怜惜春衫沾上泥污?
军中的聚会与往常不同,
牛肉粗肥,酒杯也大。
胡奴帐下传出琵琶声,
又有银筝声相和。
烛光微弱,还未听见荒鸡的鸣叫,
琴弦忽然断裂,惊起哀雁飞过。
不久脸上热气上涌,笑声大作,
却不记得离乱的情景,仍然沉醉其中。
更有声音在旗门旁萦绕,
剑匣支着头,容我醉卧。
回来又羞愧于寄新诗,
锦水洗去肠肚,珠泪如落唾。
豪情壮志欲继燕歌,
悲调岂能同楚地之声?
读之几度,感慨深沉,
曲高和寡,非懒惰也。
我一生无力本何用,
衣食自来供养马磨。
虽然在乡曲获得虚名,
正如南箕不堪掷。
君才于世皆可珍惜,
周贾东游拥奇货。
艰难困苦的气概愈加激昂,
利器未施,宁愿不忍受挫折。
听闻原野上多有杀伤,
风雪呻吟,痛苦无可奈何。
我们这份快乐岂是易得,
应当愧疚,承蒙皇天恩赐。
明年此夕会升平,
把酒相邀,再次相贺。
注释
- 青帝:春天的神明,象征春天的到来。
- 云沍:象征天气阴沉,阳光难以透过。
- 炊烟泠:炊烟在雨中湿润,给人一种凉意的感觉。
- 高堂:高大的屋子,指饮宴的场所。
- 胡奴:指胡人,可能是指异族或军队中的乐师。
- 剑匣:剑的匣子,象征武士的职业和身份。
- 锦水:代表美好生活的象征,寓意人生的理想。
典故解析
- 元夕:指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象征团圆和欢乐。
- 燕歌:燕国的歌谣,象征豪情壮志。
- 楚些:指楚国的歌曲,常常带有悲情,象征悲伤和离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公元 1498 年-公元 1572 年),字汝舟,号澹庵,明代诗人。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博学多才,尤其擅长诗词。他的诗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婉约,受到当时文人的广泛赞誉。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宵节期间,诗人在城南与友人相聚饮酒,但因身处战乱之中,心情愁苦,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忧虑。整首诗通过对比往年欢乐的元宵节与当下的孤寂,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元宵节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往年欢乐的追忆与现实困境的感慨。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却又充满了阴云,表现了春天的希望与现实的无奈之间的矛盾。通过细腻的描写,如“炊烟泠落雨中湿”、“邻屋时闻有啼饿”,生动地传达了当时的生活场景以及诗人的愁苦。
在友情的描写中,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与关怀相互交织,显示出深厚的情谊。高堂之上歌声悠扬,酒杯交错,然而这一切又因为现实的困扰而显得异样的凄凉和无奈。诗中流露出对未来的期盼,表达了诗人对明年元宵节的美好愿望和对升平时光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生动,通过对比手法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渴望。诗人在对往年欢庆的怀念中,同时也在反思自身的处境,对世事的无常感到无奈。高启通过这首诗,不仅传达了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帝行春气初播:春的气息开始弥漫,青帝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云沍余阴苦难破:阴云笼罩,阳光难以透过,表现出一种压抑感。
- 江头碧草生未长:江边的草还未生长,象征着春天的迟缓。
- 战马寒嘶龁残莝:战马在寒风中嘶鸣,啃食着残余的草,暗示战乱带来的困境。
- 炊烟泠落雨中湿:炊烟在雨中湿润,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
- 邻屋时闻有啼饿:邻居时常传来饥饿的啼哭声,表现出生活的艰辛。
- 我愁郁郁但欲眠:我愁苦不已,只想沉沉入睡,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疲惫。
- 肯以案书勤自课:不愿意勤奋自习,心情低落。
- 却思去岁属无虞:回想去年元宵节的欢乐场景。
- 元夕共欢人几个:感叹当年元宵节的欢乐人声鼎沸。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元宵节的情景,形成鲜明反差,突显诗人的孤独与愁苦。
- 拟人:以“青帝行春”赋予春天以人的特性,使自然景象更具生动性。
- 意象:如“炊烟”、“啼饿”等意象,构成了诗中情绪的基调,营造了愁苦的氛围。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反映战乱中的愁苦与对友人的思念,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情景,表达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诗人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们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希望与复苏,但在诗中却与阴沉的天气形成对比,表现出诗人的矛盾心情。
- 战马:代表战争与动荡,象征着生活的艰难。
- 炊烟:象征着生活的琐碎与平常,却在诗中增添了一丝凄凉感。
- 黄柑:象征着美好的食物与欢乐的聚会,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青帝”象征什么?
- A. 冬天
- B. 春天
- C. 秋天
- D. 夏天
-
填空题:诗中提到“邻屋时闻有__”。
-
判断题:诗人对去年元宵节的回忆是快乐的。(对/错)
答案
- B
- 啼饿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诗,通过对月的描写表达思乡之情。
- 《春望》:杜甫的诗,表现了战乱中的感慨与对家国的忧虑。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作品,表达对兄弟的思念,与高启的诗有相似的情感主题。
- 《元夕》:张祜的诗,描绘元宵节的热闹场景,与高启的诗形成对比,反映不同的生活状态。
参考资料
- 高启生平与作品分析
- 明代诗歌的社会背景与文化内涵
- 诗词修辞手法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