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鲁望招润卿博士辞以道侣将至之作》

时间: 2025-01-04 13:01:42

瘿木樽前地胏图,为君偏辍俗功夫。

灵真散尽光来此,莫恋安妃在后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鲁望招润卿博士辞以道侣将至之作
皮日休

瘿木樽前地胏图,为君偏辍俗功夫。
灵真散尽光来此,莫恋安妃在后无。

白话文翻译:

在瘿木制成的樽前,地上画着图案,为了你我特意放下世俗的工作。
灵性的真理已经散去,我来到这里,别再留恋安妃的身影。

注释:

  • 瘿木:一种因病变而形状扭曲的树木,常用来制作器具,象征着不完美和独特。
  • :酒器,古代用于盛酒的容器。
  • 地胏图:地上画的图案,可能指某种图腾或象征意象。
  • 灵真:指灵性、真理或理想的境界。
  • 安妃:历史上著名的美人,象征着世俗的诱惑和享乐。

典故解析:

“安妃”指的是古代美人,可能暗指王朝的宠妃或妃嫔,代表着世俗的享乐和诱惑。诗中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精神追求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皮日休(834年-883年),字太冲,号青衫,唐代诗人,性情洒脱,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对现实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常以白话的形式表达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皮日休应鲁望之邀,与润卿博士聚会时写成,表达了他对道教思想和精神追求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具体的意象与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道教思想的追求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首句“瘿木樽前地胏图”描绘了一个特定的环境,瘿木作为不完美的材料,暗示了现实生活的局限性;而“地胏图”则可能是对某种理想或信仰的象征。接着,诗人为了朋友而放下尘世的繁琐工作,表现出一种对真理和灵性的向往。这种超脱的态度在后两句中进一步体现,诗人意识到灵真已经散去,来到此处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而不再留恋世俗的美好。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清新而又洒脱的情感,体现了皮日休对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瘿木樽前地胏图:在瘿木制成的樽前,地上有图案。

    • 这里强调环境的独特,瘿木象征着不完美,暗示世俗的复杂与困扰。
  2. 为君偏辍俗功夫:为了你,我特意放下世俗的工作。

    • 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重视,愿意放弃世俗的繁忙追求。
  3. 灵真散尽光来此:灵性的真理已经散去,我来到这里。

    • 反映出诗人对灵性追求的渴望,寻求更高的境界。
  4. 莫恋安妃在后无:别再留恋安妃的身影。

    • 直接表达了对世俗诱惑的拒绝,强调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瘿木与樽的比喻,象征着人生的不完美与世俗的诱惑。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超脱世俗、追求灵性真理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独特的环境和自我内心的挣扎,传达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瘿木:象征着人生的不完美和独特。
  • :代表世俗的享乐。
  • 灵真:象征着追求的理想境界。
  • 安妃:作为世俗诱惑的象征,强调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瘿木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完美的生命
    B. 人生的不完美
    C. 美好的回忆
    D. 追求的理想

  2. 诗中提到的“安妃”指代的是: A. 一位历史人物
    B. 世俗的诱惑
    C. 诗人的朋友
    D. 一种理想追求

  3. 诗人为何放下世俗的工作? A. 为了享乐
    B. 为了朋友
    C. 为了金钱
    D. 为了名声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现出对自然与灵性的向往,但更多是通过自然景色来表达内心的宁静。
  • 李白的《将进酒》:虽是豪放的饮酒诗,但同样隐含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强调及时行乐,体现出另一种对世俗的态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经典唐诗选集,了解唐代诗人的作品。
  • 《皮日休诗文集》:收录皮日休的诗文,深入理解其思想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