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寂寂珠帘春去也》
时间: 2025-01-17 09:29:19意思解释
临江仙·寂寂珠帘春去也
原文展示:
寂寂珠帘春去也,燕梁落尽香泥。
经年归梦总迷离。抛残锼玉枕,空惜缕金衣。
乔木荒凉烟水隔,杜鹃何苦频啼?
凤城几度误心期。凭阑无限意,肠断日西时。
白话文翻译:
春天已经悄然逝去,珠帘显得格外寂静,
燕子在梁上筑巢的泥土也已落尽。
经过许多年,归来的梦境总是模糊不清。
抛弃了残破的玉枕,唯有空自怜惜那缕金衣。
高大的乔木荒凉而生冷,烟水把我隔开,
杜鹃鸟为何要不断地啼叫?
凤城几次错失了心中的期盼。
我凭栏而立,情思无尽,
只觉得肠子都断了,夕阳西下的时刻。
注释:
- 珠帘:指用珠子编成的帘子,象征美好与富贵,暗示生活的繁华已逝。
- 香泥:指燕子用来筑巢的泥土,含有春天的气息与生机。
- 锼玉枕:古代的玉制枕头,象征着珍贵与美好。这里的“抛残”暗示失去与遗憾。
- 乔木:高大的树木,象征荒凉与孤独。
- 杜鹃:一种鸟,常在春末夏初鸣叫,寓意了对逝去的春天的哀悼。
- 凤城:可能指代长安或其他古都,象征着繁华与梦想。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沈祖棻(1908-1995),字子华,号月洲,江苏人。现代诗人,精于词作,擅长表现个人情感与生活的细腻。
-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社会动荡时期,沈祖棻通过描绘春天的逝去和个人的孤独感,反映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临江仙·寂寂珠帘春去也》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怀旧情绪的词作。全词通过对春天的失落和梦境的迷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在开头的“寂寂珠帘春去也”,诗人用“寂寂”二字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离去带来的沉寂感,仿佛一切都在春去之后显得无比苍白。接下来的“燕梁落尽香泥”则暗示着温暖与生机的缺失,燕子不再筑巢,属于春天的美好已然成为过往。
“经年归梦总迷离”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思念与对未来的迷茫。梦境的迷离象征着对现实的逃避与无奈。接着,诗人抛弃了“锼玉枕”,这种珍贵的象征物被遗弃,暗示了对美好生活的无奈放弃。
而“乔木荒凉烟水隔”则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诗人在高大的树木与烟水之间感受到隔绝与孤寂。杜鹃的啼叫又是对失去春天的哀叹,诗人不禁发问,杜鹃为何如此频繁地鸣叫,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失落的情感。
整首词的情感在“凭阑无限意,肠断日西时”中达到高潮,诗人凭栏而立,面对夕阳西下,心中无尽的思绪与情感交织,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对过往美好的无尽惋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沈祖棻将个人的孤独与对春天的怀念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深刻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寂寂珠帘春去也”:开篇即设定了沉静的氛围,春天的离去让人感到无比的寂寞。
- “燕梁落尽香泥”:燕子的离去象征着春天的结束,生活的温暖与活力不再。
- “经年归梦总迷离”:时间的流逝使得梦境变得模糊,难以清晰回忆。
- “抛残锼玉枕,空惜缕金衣”:象征着对过去美好生活的遗憾与放弃。
- “乔木荒凉烟水隔”:高大的树木与烟水之间的隔绝,营造出一种孤独感。
- “杜鹃何苦频啼”:对杜鹃鸣叫的反问,表达了对失去春天的无奈与哀伤。
- “凤城几度误心期”: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错失。
- “凭阑无限意,肠断日西时”:情思无尽,夕阳西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心灵的断裂。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珠帘”比喻生活的美好与珍贵,失去后显得愈加苍白。
- 拟人:杜鹃的啼叫赋予其情感,增强了词中的哀伤氛围。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透过对春天的回忆与对美好生活的失去,表达了深切的孤独与惆怅,揭示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奈。
意象分析:
- 珠帘:象征着美好的生活与时光的逝去。
- 燕子:象征着春天与生机,失去后代表孤寂。
- 梦:代表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 杜鹃:象征着对失去的哀叹与思念。
- 凤城:象征着曾经的繁华与心中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珠帘”指的是什么? A. 窗帘
B. 珠子编成的帘子
C. 被子 -
诗人为何感到“肠断”? A. 因为吃了不好的食物
B. 因为思念过往美好的时光
C. 因为心情不好 -
“杜鹃何苦频啼”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哀伤与惆怅
C. 疲惫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充满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青春的感慨。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惆怅。
-
诗词对比:
- 比较沈祖棻的《临江仙》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在表达对过去的思念,但李白的作品更为直白,而沈祖棻则更为细腻与含蓄。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现代诗词选》
- 《沈祖棻诗词研究》
以上资料可供深入学习与探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