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发沁园春 其一 赠徐方虎编修归德清》
时间: 2025-01-04 09:41: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花发沁园春 其一 赠徐方虎编修归德清
作者: 梁清标 〔明代〕
屈宋衙官,曹刘驱马,文坛手辟荆棘。
才江学海,剩馥残膏,沾溉人间词客。
相如病渴。归梦绕乡关秋色。
早谢却儤直承明,经营登山双屐。
怅别河梁萧瑟。有青门供帐,红亭风笛。
霜零葭菼,枫冷江楼,尽入涛笺湘笔。
军船战鼓,浑不碍霅溪泉石。
还朝日铙吹篇成,伫看灯撤莲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诗人徐方虎的赠别之情。诗中提到的“屈宋”“曹刘”分别暗指历史人物,表达了诗人在文坛上的艰辛历程。诗人感叹,自己如同相如那样在梦中渴望归乡,回忆起故乡的秋色。对于过去的时光,感到惋惜。诗中描绘了别离的萧索情景,想起青门的帐篷和红亭的笛声,描绘了秋霜降临时的景象,带有一丝凄凉的感觉。尽管有战鼓声和军船的喧嚣,却依然感到内心的宁静。最后,诗人期待着归朝之日的到来,静静等待着灯下的美好情景。
注释
- 屈宋:指的是宋朝的衰落。
- 曹刘:指的是曹操和刘备,代表着英雄豪杰。
- 相如:指的是司马相如,古代著名的辞赋家。
- 青门供帐:形容青门外的帐篷,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 霜零葭菼:描绘了霜降时的葭草和浮萍,意象凄凉。
- 涛笺湘笔:形容用湘水的笔来书写,表达诗人对文采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清标(约1580-1640),明代诗人,生于浙江,长期从事文人活动,作品风格清新,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徐方虎的赠别,寄托了对理想和故乡的怀念,以及对文人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徐方虎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开篇提到的历史人物,暗示了诗人对文坛的无奈与艰辛,彰显了他在文艺界的奋斗历程。通过对比“青门供帐”和“霜零葭菼”,诗人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层次,前者温暖而亲切,后者则显得冷清而凄凉。
整首诗在意境上营造出一种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相交织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尤其是在“还朝日铙吹篇成”一句中,诗人展现了对未来的期待,带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描绘,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激荡与柔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屈宋衙官:表达了对宋代士人的怀念。
- 曹刘驱马:象征着文人的拼搏与奋斗。
- 文坛手辟荆棘:形容在文学界遭遇的困难。
- 才江学海:比喻广阔的学问与才华。
- 剩馥残膏:强调文人对文学的执着追求。
- 相如病渴:借用古人的渴望,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归梦绕乡关秋色:描绘思乡的情景。
- 经营登山双屐:象征着追逐理想的艰辛。
- 怅别河梁萧瑟:表现离别时的孤独和愁苦。
- 青门供帐,红亭风笛:描绘温暖的场景与友人的陪伴。
- 霜零葭菼,枫冷江楼:表现秋天的萧瑟与冷清。
- 军船战鼓:暗示社会动荡的背景。
- 浑不碍霅溪泉石:表现内心的宁静与坚定。
- 还朝日铙吹篇成:期待未来的美好时光。
- 伫看灯撤莲碧:渴望在灯下的宁静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文人奋斗比作“辟荆棘”,形象生动。
- 对仗:如“青门供帐,红亭风笛”,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归梦绕乡关秋色”表现情感的复杂性。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的希望与决心,反映了对友人的深情与眷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门:象征温暖与希望。
- 霜零葭菼:象征孤独与苍凉。
- 军船战鼓:象征社会动荡与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屈宋”指的是哪个朝代的衰落?
- A. 唐朝
- B. 宋朝
- C. 明朝
-
“青门供帐”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温暖和亲切
- B. 凄凉和孤独
- C. 战争和喧嚣
-
诗人通过“霜零葭菼”来表达什么情感?
- A. 思乡之情
- B. 战争的残酷
- C. 秋天的萧瑟
答案
- B. 宋朝
- A. 温暖和亲切
- C. 秋天的萧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忆江南》:白居易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对比梁清标与李白的作品,前者更多地表达对现实的思考与对友人的情感,而李白则通过豪放的笔触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对明代诗人的全面解读。
- 《古诗词鉴赏指南》: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