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崔相百忧章(时在浔阳狱)》
时间: 2025-01-06 08:55:20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上崔相百忧章(时在浔阳狱)
作者: 李白 〔唐代〕
原文展示
共公赫怒,天维中摧。
鲲鲸喷荡,扬涛起雷。
鱼龙陷人,成此祸胎。
火焚昆山,玉石相硾。
仰希霖雨,洒宝炎煨。
箭发石开,戈挥日回。
邹衍恸哭,燕霜飒来,
微诚不感。犹絷夏台。
苍鹰搏攫,丹棘崔嵬。
豪圣凋枯,王风伤哀。
斯文未丧,东岳岂颓。
穆逃楚难,邹脱吴灾。
见机苦迟,二公所咍。
骥不骤进,麟何来哉。
星离一门,草掷二孩。
万愤结习,忧从中催。
金瑟玉壶,尽为愁媒。
举酒太息,泣血盈杯。
台星再朗,天网重恢。
屈法申恩,弃瑕取材。
冶长非罪,尼父无猜。
覆盆倘举,应照寒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个人遭遇的深切忧虑和悲哀。诗中的“共公赫怒”指的是统治者的愤怒,造成了社会的动荡与灾难。鲲鲸的喷涌和海浪的雷鸣,象征着大自然的愤怒与混乱。接着描绘了鱼龙陷入困境,成为灾难的根源,火焚昆山,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毁灭。
诗人仰望天空,希望能有甘霖降临,解除心中的焦虑。随后的箭发石开、戈挥日回等描写,体现出战争的残酷和无情。邹衍的悲哭,燕霜的飒然带来一阵寒意,说明了人间的苦难与失落。
整首诗弥漫着忧虑和无奈,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注释
- 共公赫怒:共公指的是统治者,赫怒形容其愤怒。
- 鲲鲸:传说中的大鱼,象征着巨大的力量与波动。
- 鱼龙陷人:鱼与龙象征着困扰与灾难。
- 火焚昆山:昆山是美丽的山,火焚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毁灭。
- 邹衍:古代著名的算命家,诗中提到他悲痛的哭声。
- 金瑟玉壶:金瑟象征着音乐与美好,玉壶象征着美酒,二者皆为愁苦的媒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其作品以豪放、奔放著称,风格多变,内容丰富。
创作背景:李白在浔阳狱中写作此诗,表达了他对国家动乱、个人遭遇的忧虑和不满。此时正值安史之乱,社会动荡不安,李白身处囹圄,感受到深重的悲哀。
诗歌鉴赏
《上崔相百忧章》是一首悲怆之作,展现了李白对时局的深刻关切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鲲鲸、雷涛等,反映出诗人心中的不安与愤怒。通过对大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描绘,李白有效地传达了个人与国家的纠葛。
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李白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探讨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助。“金瑟玉壶,尽为愁媒”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现实的无情对比。
李白在诗中不仅揭示了对现状的愤慨,也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尽管面临巨大压力,李白依然没有放弃希望,最后一句“覆盆倘举,应照寒灰”,更是传达出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念,尽管灰暗不堪,依然希望能有光明的来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首句以“共公赫怒”开篇,直接引出统治者的愤怒,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 通过“鲲鲸喷荡,扬涛起雷”,将自然的力量与人的命运相连,强化了悲剧感。
- “鱼龙陷人,成此祸胎”则对社会动荡原因进行了暗示,揭示了人们的无力感。
- 诗中多次提及战争与灾难,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不满与焦虑。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瑟玉壶”比喻美好的事物,体现了诗人的忧愁。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全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时局的忧虑、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展现了李白豪放而又细腻的情感。
意象分析
- 鲲鲸:象征着巨大的力量与混乱,反映了社会动荡。
- 金瑟玉壶:象征着美好与情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
- 苍鹰:象征着追求自由与理想的勇气,体现了诗人的高远志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共公赫怒”指的是什么? A. 统治者的愤怒
B. 自然的力量
C. 个人的悲伤 -
“金瑟玉壶”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美好的事物
B. 战争的残酷
C. 自然的力量 -
诗的最后一句“覆盆倘举,应照寒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绝望
B. 希望
C. 无奈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同样体现了李白对生活的感慨与反思。
- 《将进酒》: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珍惜和豪放的态度。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杜甫的诗更注重现实的苦痛,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个人情感与对未来的期望。
参考资料
- 《李白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