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刘二侍郎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
时间: 2025-01-06 08:04: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程、刘二侍郎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
作者: 李白
安西幕府多材雄,
喧喧惟道三数公。
绣衣貂裘明积雪,
飞书走檄如飘风。
朝辞明主出紫宫,
银鞍送别金城空。
天外飞霜下葱海,
火旗云马生光彩。
胡塞清尘几日归,
汉家草绿遥相待。
白话文翻译:
安西幕府人才济济,
热闹非凡,只有三位公卿在谈论。
绣衣貂裘如白雪般耀眼,
飞书和公文如同风中飘动。
早晨告别明主走出紫禁城,
银色马鞍送别,金城却显得空荡。
天边飞雪降落在葱郁的海边,
火旗和云马闪耀着光彩。
胡人塞外清尘几日归,
汉家的草地已是遥遥在等待。
注释:
字词注释:
- 安西幕府:指安西都护府,设于西域,负责边防和统治。
- 绣衣貂裘:绣花的衣服和貂皮大衣,象征高贵和威严。
- 飞书走檄:形容公文和信件迅速流转。
- 银鞍:指华丽的马鞍,象征送别的隆重。
- 火旗云马:象征军队的力量和气势。
典故解析:
- 明主:指的是唐朝的皇帝,诗中对皇帝的尊称,表现了诗人对统治者的敬仰。
- 胡塞:指边疆的少数民族,诗中提及他们可能与汉朝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李白以其豪放飘逸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李白的游历生涯中,时值国家需要人才,诗人通过送别朋友来表达对国家前途和边疆安定的关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语言,描绘了安西幕府的壮丽与人才的济济,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诗的开头部分通过“安西幕府多材雄”展现出安西幕府的盛况,接着以“绣衣貂裘明积雪”描绘出送别者的华丽,暗示着所送之人的地位与尊荣。李白在诗中运用意象丰富的描写,展现出了一幅送别的生动画面。
“朝辞明主出紫宫”一联描绘了送别场景的庄重,暗示出离别的不舍,而“银鞍送别金城空”则透露出一种空旷和孤独的感觉,增强了情感的深度。后面几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幻,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愁绪,表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整首诗围绕着离别与期盼展开,情感真挚且深邃,体现了李白对友人深情的送别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安西幕府多材雄:安西的幕府中人才济济,显示出其重要性。
- 喧喧惟道三数公:热闹的场景中,只有三位公卿在讨论,突显出其特殊地位。
- 绣衣貂裘明积雪:展现送别者的华丽服饰,形成鲜明的对比。
- 飞书走檄如飘风:形象地描绘公文的快速流转,象征紧急事务。
- 朝辞明主出紫宫:早上告别皇帝,表明离别的正式。
- 银鞍送别金城空:银色马鞍的华丽与金城的空旷形成对比,表达离别的孤寂。
- 天外飞霜下葱海: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暗含离别的伤感。
- 火旗云马生光彩:象征军队的气势与力量。
- 胡塞清尘几日归:期待胡人归来,表现对国家安定的期盼。
- 汉家草绿遥相待:汉族的草原绿意正浓,象征着对未来的美好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飞书走檄”比喻信息的迅速传递。
- 对仗:整首诗中,句对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使用自然景象(如霜、海、草绿)来反映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送别及对未来的期待,反映了李白对社会与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安西幕府:象征着国家的边疆与安全。
- 绣衣貂裘:象征权力与地位。
- 火旗云马:象征军队的力量与荣耀。
- 天外飞霜:象征离别的伤感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安西幕府多材雄”中的“雄”指的是什么? A. 英俊
B. 雄伟
C. 优秀
D. 强大 -
诗中提到的“飞书走檄”主要是指什么? A. 书信
B. 公文
C. 战书
D. 诗歌 -
“胡塞清尘几日归”中“胡塞”指的是哪一民族? A. 汉族
B. 胡人
C. 藩地
D. 其他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与杜甫的作品在主题和风格上有显著差异。李白偏重于个体的自由与豪情,杜甫则更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两者的诗作都在不同层面上反映了唐代的社会风貌,展现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李白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