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其二十三》

时间: 2025-01-14 03:24:01

秋露白如玉。

团团下庭绿。

我行忽见之。

寒早悲岁促。

人生鸟过目。

胡乃自结束。

景公一何愚。

牛山泪相续。

物苦不知足。

得陇又望蜀。

人心若波澜。

世路有屈曲。

三万六千日。

夜夜当秉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露白如玉。团团下庭绿。我行忽见之。寒早悲岁促。人生鸟过目。胡乃自结束。景公一何愚。牛山泪相续。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人心若波澜。世路有屈曲。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露水洁白如玉,圆润地落在庭院的青草上。我走着走着,忽然看见了这一幕,心中感到深深的悲伤,岁月的流逝让人感到寒冷而短促。人生就像鸟儿一闪而过,何必自己给自己画上句号?景公真是愚笨,牛山上的泪水不断流淌。人们痛苦却不知足,总是得陇望蜀。人心就像波澜起伏,世间的道路曲折而漫长。三万六千个日子,每晚都要点燃蜡烛。

注释

字词注释

  • 秋露:秋天的露水。
  • 白如玉:形容露水洁白如玉。
  • 寒早:寒冷的早晨。
  • 悲岁促:感叹岁月匆匆而过。
  • 鸟过目:比喻人生短暂。
  • 胡乃自结束:何必自己给自己划上句号。
  • 景公:指春秋时期的景公,因愚笨而受到批评。
  • 牛山泪:指牛山的泪水,象征悲伤。
  • 得陇又望蜀:形容人们贪得无厌。
  • 三万六千日:指人生的漫长岁月。

典故解析

  • 景公:春秋时期的景公,以愚昧著称,常被用来警示人们对人生的无知。
  • 得陇望蜀:出自《后汉书·冯异列传》,形容人们对财富的贪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常常表现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白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与人生困惑之际,表达了对人生短暂、追求无尽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露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悟。开篇用“秋露白如玉”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恬静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我行忽见之”,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连,显示出对生命流逝的深切感受。接下来的几句更是直接点出人生的短暂与无常,特别是“人生鸟过目”,生动地比喻人生如同飞鸟一般转瞬即逝。

诗中提到的“景公一何愚”,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批评,更是对人性贪婪的反思。诗人通过“牛山泪相续”这一意象,传达出对人世间悲伤与无奈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表现了李白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世事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露白如玉:秋天的露水洁白如玉,给人以清新之感。
  2. 团团下庭绿:露水聚集在绿草上,景象生动。
  3. 我行忽见之:诗人在行走中突然看到这一美景,暗示了对自然的敏感。
  4. 寒早悲岁促:感受到早晨的寒冷,内心感到岁月匆匆。
  5. 人生鸟过目:比喻人生短暂,像鸟儿一瞬即逝。
  6. 胡乃自结束:问为何要自己给人生画上句号。
  7. 景公一何愚:批评景公的愚笨,象征对人生的无知。
  8. 牛山泪相续:牛山上的泪水象征着悲伤,表达对人生无奈的感慨。
  9. 物苦不知足:人们对物质的追求永无止境。
  10. 得陇又望蜀:贪心的表现,总是想要更多。
  11. 人心若波澜:人心情绪如波涛起伏。
  12. 世路有屈曲:人生道路曲折不平,充满挑战。
  13. 三万六千日:暗指人生的漫长岁月。
  14. 夜夜当秉烛:每晚都要点燃蜡烛,象征对生活的坚持与努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人生鸟过目”,将人生比作鸟儿,生动形象。
  • 拟人:如“人心若波澜”,赋予人心以波澜起伏的特征。
  • 对仗:如“得陇又望蜀”,通过对仗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露、人生短暂、贪婪及生命无常的描绘,表达了李白对人生的深刻哲思,反映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物质欲望的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秋露:象征生命的短暂与清新。
  2. 白玉:代表纯洁与珍贵。
  3. 牛山泪:象征人生的悲痛与无奈。
  4. :象征人们对物质的贪婪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牛山泪”是用来象征什么?

    • A. 幸福
    • B. 悲伤
    • C. 忘却
    • D. 愤怒
  2. 填空题:诗中“人生鸟过目”比喻了__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得陇又望蜀”是指人们对物质的满足。(对/错)

答案

  1. B
  2. 人生短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李白 vs. 杜甫:李白的诗歌多表现豪放与奔放,而杜甫的诗则更为沉郁与现实,二者在情感表达与主题选择上形成鲜明对比。李白侧重于个人情感的宣泄,杜甫则关注社会现实与人间疾苦。

参考资料

  • 《李白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