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拾遗书堂》

时间: 2024-09-19 21:38:13

满袖归来天桂香,紫泥重降旧书堂。

自怜苇带同巢许,

不驾蒲轮佐禹汤。

怪石尽含千古秀,奇花多吐四时芳。

何人更肯追高躅,唯有樵童戏藓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费拾遗书堂 罗邺 〔唐代〕

满袖归来天桂香,紫泥重降旧书堂。 自怜苇带同巢许,不驾蒲轮佐禹汤。 怪石尽含千古秀,奇花多吐四时芳。 何人更肯追高躅,唯有樵童戏藓床。

白话文翻译

我满袖带着天上的桂花香归来,再次来到这用紫泥封存的旧书堂。 我自怜如同巢父和许由那样隐居,不愿乘坐蒲轮车去辅佐禹和汤。 这里的怪石蕴含着千古的秀美,奇花异草四季都散发着芬芳。 还有谁会追随高尚的足迹呢?只有那樵夫的孩童在苔藓覆盖的床上嬉戏。

注释

  • 紫泥:古代封泥的一种,这里指书堂的封存。
  • 苇带:比喻隐士的简朴生活。
  • 巢许:指巢父和许由,古代著名的隐士。
  • 蒲轮:用蒲草包裹的车轮,古代隐士不用的交通工具。
  • 禹汤:指大禹和商汤,古代的贤君。
  • 高躅:高尚的行为或足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邺,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隐逸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漠。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归隐后的自然环境和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的疏离。诗中“满袖归来天桂香”一句,以天上的桂花香喻指归隐后的心灵净化和超脱。“自怜苇带同巢许,不驾蒲轮佐禹汤”则明确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选择和对世俗权力的拒绝。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隐逸生活的宁静和美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高尚行为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满袖归来天桂香:诗人归来时,仿佛带着天上的桂花香,象征着心灵的净化和超脱。
  2. 紫泥重降旧书堂:再次来到这用紫泥封存的旧书堂,暗示着对过去隐居生活的怀念。
  3. 自怜苇带同巢许:自比巢父和许由,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自怜和向往。
  4. 不驾蒲轮佐禹汤:不愿乘坐蒲轮车去辅佐禹和汤,表明了对世俗权力的拒绝。
  5. 怪石尽含千古秀:怪石蕴含着千古的秀美,象征着自然的永恒和美好。
  6. 奇花多吐四时芳:奇花异草四季都散发着芬芳,描绘了自然的生机和美丽。
  7. 何人更肯追高躅:还有谁会追随高尚的足迹呢?表达了对高尚行为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8. 唯有樵童戏藓床:只有那樵夫的孩童在苔藓覆盖的床上嬉戏,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和纯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满袖归来天桂香”中的“天桂香”比喻心灵的净化和超脱。
  • 拟人:如“怪石尽含千古秀”中的“尽含”赋予怪石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怪石尽含千古秀,奇花多吐四时芳”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的疏离,以及对高尚行为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桂香:象征心灵的净化和超脱。
  • 紫泥:象征书堂的封存和隐居的宁静。
  • 苇带:象征隐士的简朴生活。
  • 巢许:象征隐居的高洁。
  • 蒲轮:象征世俗的权力和纷扰。
  • 怪石:象征自然的永恒和美好。
  • 奇花:象征自然的生机和美丽。
  • 高躅:象征高尚的行为和足迹。
  • 樵童:象征隐居生活的宁静和纯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紫泥重降旧书堂”中的“紫泥”指的是什么? A. 紫色的泥土 B. 古代封泥的一种 C. 紫色的书 D. 紫色的石头

  2. 诗中“自怜苇带同巢许”中的“巢许”指的是谁? A. 巢父和许由 B. 巢父和许仙 C. 巢父和许愿 D. 巢父和许愿

  3. 诗中“不驾蒲轮佐禹汤”中的“蒲轮”指的是什么? A. 用蒲草包裹的车轮 B. 用蒲草编织的轮子 C. 用蒲草做的车轮 D. 用蒲草做的轮子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宁静和对自然的热爱。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归隐田园的愿望和对世俗的疏离。

诗词对比

  • 罗邺的《费拾遗书堂》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宁静和对自然的热爱,但罗邺的诗更多了一层对世俗的疏离和对高尚行为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罗邺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