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春望》
时间: 2025-01-04 09:33: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溪上春望 罗邺 〔唐代〕
无端溪上看兰桡,又是东风断柳条。 双鬓多于愁里镊,四时须向酬中销。 行人骏马嘶香陌,独我残阳倚野桥。 吟水咏山心未已,可能终不胜渔樵。
白话文翻译
无缘无故地在溪边看兰桡划过,又是一阵东风吹断了柳条。 双鬓的银丝比心中的愁苦还要多,四季的时光都在应酬中消磨。 行人和骏马在香气四溢的路上嘶鸣,只有我孤独地倚在野外的桥上,面对着残阳。 吟咏山水的心情始终未减,可能最终还是无法胜过那些渔夫和樵夫的自在生活。
注释
- 兰桡:指装饰华丽的船。
- 东风断柳条:东风吹断了柳枝,暗喻春天的离去。
- 双鬓多于愁里镊:指诗人因忧愁而早生白发。
- 四时须向酬中销:四季的时间都在应酬中消磨。
- 嘶香陌:指行人和骏马在香气四溢的路上嘶鸣。
- 残阳:指夕阳。
- 吟水咏山:指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吟咏。
- 渔樵:指渔夫和樵夫,象征简单自在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邺是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溪边远望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溪边春望为背景,通过对比行人的热闹和诗人的孤独,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中“无端溪上看兰桡”和“独我残阳倚野桥”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而“双鬓多于愁里镊”和“四时须向酬中销”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厌倦。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无端溪上看兰桡:诗人无缘无故地在溪边看兰桡划过,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 又是东风断柳条:东风吹断了柳枝,暗喻春天的离去,增添了一丝哀愁。
- 双鬓多于愁里镊:诗人因忧愁而早生白发,反映了内心的愁苦。
- 四时须向酬中销:四季的时间都在应酬中消磨,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 行人骏马嘶香陌:行人和骏马在香气四溢的路上嘶鸣,与诗人的孤独形成对比。
- 独我残阳倚野桥:只有诗人孤独地倚在野外的桥上,面对着残阳,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
- 吟水咏山心未已: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吟咏始终未减,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 可能终不胜渔樵:可能最终还是无法胜过那些渔夫和樵夫的自在生活,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行人的热闹和诗人的孤独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拟人:东风吹断了柳枝,赋予东风以人的行为,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厌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桡:象征华丽和美好。
- 东风断柳条:象征春天的离去和哀愁。
- 双鬓:象征忧愁和衰老。
- 残阳:象征孤独和寂寞。
- 渔樵:象征简单自在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兰桡”指的是什么? A. 船 B. 花 C. 马 D. 桥
- “双鬓多于愁里镊”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B. 诗人的孤独 C. 诗人的忧愁 D. 诗人的无奈
- “独我残阳倚野桥”中的“残阳”象征什么? A. 希望 B. 孤独 C. 快乐 D. 热闹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诗词对比:
- 罗邺的《溪上春望》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但罗邺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厌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罗邺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