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桃源
作者: 方千里 〔宋代〕
鸳鸯浓睡碧溪沙。
荷花深处家。
快风收电掣金蛇。
凉波流素华。
吴国艳,楚宫娃。
红潮连翠霞。
坐来忽忽烛光斜。
城头闻乱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桃源景象:
鸳鸯在碧绿的溪沙上酣睡,
荷花深处是我温馨的家。
微风轻拂,像电光闪烁的金蛇般迅猛,
凉爽的波浪中流动着洁白的花瓣。
吴国的美女,楚国的宫女,
红色的潮水连绵着翠绿的霞光。
我坐下来,忽然发现烛光斜斜地照射,
城头传来了喧闹的乌鸦声。
注释:
- 鸳鸯: 一种水鸟,常成双成对,象征爱情和美好生活。
- 碧溪沙: 碧绿的溪水和沙滩,描绘出清丽的自然环境。
- 荷花: 象征着纯洁和美好,深处的家代表着和谐美满的生活。
- 快风收电掣金蛇: 形容风的迅猛和电光闪烁的感觉,带有动感。
- 凉波流素华: 凉爽的波浪中流动着洁白的花瓣,营造出清新宜人的气氛。
- 吴国和楚宫: 指代古代中国的两个国家,代表着美丽的女子和繁华的宫廷。
- 红潮连翠霞: 描述了红色的潮水和翠绿的霞光交相辉映的景象。
- 烛光斜: 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宁静。
- 城头闻乱鸦: 描述了远处城市的喧嚣,形成宁静与喧嚣的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千里,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方千里生平的某个宁静时刻,可能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旨在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醉桃源》是一首描绘桃源理想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美好的自然环境和理想生活。首联“鸳鸯浓睡碧溪沙”,以鸳鸯的安静和溪沙的清澈,勾勒出一个宁静的场景。接下来“荷花深处家”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和谐美满的气氛,荷花的纯净象征着诗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快风收电掣金蛇”一句,动感十足,表现了风的迅猛和生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冲击。随着“凉波流素华”,诗人将视角转向水面上的花瓣,传达出一种温柔的、流动的美感。
后面的描写则展现了吴国和楚国的美丽女子,色彩鲜明的“红潮”和“翠霞”相互交织,渲染了诗人对美人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最后,结尾“城头闻乱鸦”则将宁静的自然与城市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一种淡淡的惆怅感,似乎在提醒人们即使在美丽的桃源中,也难以逃避现实的纷扰。
整首诗融合了自然、生活和情感的多重元素,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鸳鸯浓睡碧溪沙:描绘了鸳鸯在宁静的水岸上安静地睡着,象征着爱情的甜美与自然的和谐。
- 荷花深处家:通过荷花的意象,表达了对温馨家庭的渴望。
- 快风收电掣金蛇:形容风的迅猛和自然的动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凉波流素华:波浪中流动的花瓣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 吴国艳,楚宫娃:展示了美丽女子的风采,增添了诗的浪漫色彩。
- 红潮连翠霞:色彩的对比,象征着美丽和繁华。
- 坐来忽忽烛光斜:烛光的柔和照射暗示着夜晚的静谧,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 城头闻乱鸦:城市的喧闹让人感到一丝无奈,形成与前文的宁静强烈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 “快风收电掣金蛇”将风比作金蛇,形象生动,增强了动感。
- 对仗: 表现形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意象: 荷花、鸳鸯等意象丰富,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辩证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鸳鸯: 爱情、美好生活的象征。
- 荷花: 纯洁、优雅的象征。
- 凉波: 自然的宁静与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鸳鸯浓睡碧溪沙”主要描绘了什么? A. 鸳鸯的美丽
B. 自然的宁静
C. 城市的喧闹 -
诗中“快风收电掣金蛇”意在表现什么? A. 风的温柔
B. 风的迅猛
C. 风的静谧 -
“城头闻乱鸦”与前文描绘的意境形成了什么? A. 对比
B. 一致
C. 矛盾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源记》:陶渊明的经典作品,描绘了理想中的桃源生活。
- 《江雪》:柳宗元的诗作,展现了孤独与自然的结合。
诗词对比:
- 方千里的《醉桃源》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均描绘了理想的生活环境,但前者更注重自然与情感的结合,后者则侧重于对社会现实的隐喻。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