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彼木生何代,为槎复几年。
欲乘银汉曲,先泛玉池边。
拥溜根横岸,沉波影倒悬。
无劳问蜀客,此处即高天。
白话文翻译:
这棵树生长了多少代,才能成为木筏,又要多少年?
想要乘着银河的曲线,得先在玉池旁划水。
树根拥抱着涓涓细流,水波的倒影悬浮在空中。
不用问来自蜀地的客人,这里便是高天的所在。
注释:
- 彼木:那棵树。
- 生何代:生长了多少代。
- 槎:木筏,用来划水的工具。
- 银汉:银河,形容水的曲折。
- 玉池:美丽的池塘。
- 拥溜:指水流拥抱着树根。
- 倒悬:倒影映在水面上,悬浮在水中。
- 蜀客:指来自蜀地的客人,蜀地在古代以美景著称。
典故解析:
“银汉”指的是银河,常用于古诗中象征美好与浪漫。“玉池”则常用以描绘美丽的水域,寓意清澈与高洁。诗中提到蜀地,代表了一个文化背景,蜀地以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而闻名,常吸引文人墨客前来游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武三思,唐代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受到赞誉。他的作品常涉及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体现唐代盛世的文化自信。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盛期,正值文人聚集,诗歌创作活跃之时。作者在宴会中写此诗,旨在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诗的开头用“彼木生何代”为引子,提出了树木生长的漫长过程,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接着,通过“欲乘银汉曲,先泛玉池边”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体现了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后两句则描绘了水流与树影的美丽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让人思考自然的和谐美。最后一句“无劳问蜀客,此处即高天”,则是强调了这里的美妙与绝世,令人陶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彼木生何代:引入了树木的生长周期,意在表达时间的无情。
- 为槎复几年:质疑木筏的形成,暗示自然景观的复杂。
- 欲乘银汉曲: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先泛玉池边:强调理想生活需要经过努力。
- 拥溜根横岸:描绘了自然景色的静谧与美丽。
- 沉波影倒悬:强调了水波的轻盈与影子的美丽。
- 无劳问蜀客:指向自然的绝美,不需外人来赞美。
- 此处即高天:最后强调此地的美丽如同天上仙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类理想相联系,展现诗人心中的美好愿景。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树根与水流的描写,使自然景物更具生命力。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槎:象征着人类的探索与追求。
- 银汉:代表理想与美好的追求。
- 玉池:象征着清澈与高洁的品质。
- 蜀客:代表对美好景致的向往与欣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银汉”指的是什么? A. 水流
B. 银河
C. 树木 -
“拥溜根横岸”中“拥溜”指的是什么? A. 流水
B. 树根
C. 风 -
诗中提到的“蜀客”代表了什么? A. 外地游客
B. 文人墨客
C. 历史人物
答案:
- B. 银河
- A. 流水
- A. 外地游客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寄托。
- 李白《庐山谣》:表达对高山的崇敬与向往,意境与武三思的作品在自然景观上有共鸣,但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通过以上解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同时对诗人的创作背景与文学风格有更深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