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过梁王宅即目应制》

时间: 2025-01-14 16:21:36

岩居多水石,野宅满风烟。

本谓开三径,俄欣降九天。

穿林移步辇,拂岸转行旃。

凤竹初垂箨,龟河未吐莲。

愿持山作寿,恒用劫为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过梁王宅即目应制
作者:武三思 〔唐代〕
岩居多水石,
野宅满风烟。
本谓开三径,
俄欣降九天。
穿林移步辇,
拂岸转行旃。
凤竹初垂箨,
龟河未吐莲。
愿持山作寿,
恒用劫为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的环境,四周是水和石的环绕,野外的住宅被烟雾笼罩。原本想要开辟三条小路,没想到竟然受到了天上的恩赐。穿过树林移动,轻拂岸边,转身行走于帆船之上。凤竹初生新笋,龟河还未吐出莲花。希望能以山作为长寿的象征,常用劫难作为年岁。


注释

  • 岩居:岩石居住的地方。
  • 水石:指水流环绕的石头。
  • 风烟:指自然环境中的风和烟雾。
  • 三径:指三条小路。
  • 九天:指天上的神灵或仙境。
  • 穿林移步辇:穿过树林,移动如同坐着轿子。
  • 拂岸转行旃:轻轻拂过河岸,转身行走在船上。
  • 凤竹:一种竹子,象征吉祥。
  • 龟河:河流的名称,象征生命的源泉。
  • 持山作寿:以山象征长寿。
  • 恒用劫为年:用劫难作为时间的度量,暗喻经历世事的沧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武三思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曾任职于朝廷。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描绘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他游历到梁王宅时,受到自然环境的启发,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长寿的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优美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开头部分通过“岩居多水石,野宅满风烟”描绘出一个宁静祥和的环境,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仙境。诗中提到的“三径”与“九天”,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更体现了他心中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随着“穿林移步辇”的描绘,诗人让读者感受到那种轻盈而自如的生活状态。之后的“凤竹初垂箨,龟河未吐莲”则通过植物的生长,暗示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全诗在最后表达了对长寿的愿望,既是对生活的感慨,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思。诗人在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境界,体现出他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崇敬。因此,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岩居多水石:描述隐居的环境,水和石的结合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
  2. 野宅满风烟:自然烟雾缭绕,增添了神秘的气氛。
  3. 本谓开三径:原本想要开辟三条小路,隐喻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4. 俄欣降九天:突然受到了天上的恩赐,表现了意外的喜悦。
  5. 穿林移步辇:如同在林间游走,轻松自在。
  6. 拂岸转行旃:描绘了行舟的美好情境。
  7. 凤竹初垂箨:植物的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希望。
  8. 龟河未吐莲:暗示着生命的潜力尚未完全展现。
  9. 愿持山作寿:渴望长寿,以山作为象征。
  10. 恒用劫为年:人生经历的风雨,对岁月的深刻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比作长寿的象征。
  • 对仗:如“穿林”与“拂岸”,展现了诗的工整。
  • 意象:水、石、竹、河等意象交织,形成丰富的自然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长寿的期盼,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安宁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岩居:象征隐逸与宁静。
  • 水石:自然的力量与美丽。
  • 凤竹:吉祥与生命的象征。
  • 龟河:生命的源泉与潜力。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了哪种植物?

    • A. 竹
    • B. 菊
    • C. 桃
    • D. 松
  2. 填空题:诗中“愿持山作__”指的是长寿的象征。

  3. 判断题:诗的主题是对城市生活的热爱。(对/错)

答案

  1. A
  2. 寿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王维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山中杂诗》:同样描绘自然的美,表达隐逸的情感。
  • 李白《静夜思》:虽然主题不同,但都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两者都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显示了唐代诗歌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武三思诗集》

这些书籍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