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尉佗楼》

时间: 2025-01-01 17:45:51

刘项持兵鹿未穷,自乘黄屋岛夷中。

南来作尉任嚣力,

北向称臣陆贾功。

箫鼓尚陈今世庙,旌旗犹镇昔时宫。

越人未必知虞舜,一奏薰弦万古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尉佗楼
作者: 许浑 〔唐代〕

刘项持兵鹿未穷,自乘黄屋岛夷中。
南来作尉任嚣力,北向称臣陆贾功。
箫鼓尚陈今世庙,旌旗犹镇昔时宫。
越人未必知虞舜,一奏薰弦万古风。

白话文翻译:

刘项时代的兵戎相见仍未结束,我自乘着黄昏的屋子在岛屿上浮游。
南方来的人担任尉职,依靠着声势和权力;北方的人则以称臣的态度获得陆贾的功名。
如今的庙宇里仍然陈列着箫鼓,昔日的宫殿依然被旌旗镇守。
越地的人未必知道虞舜的德行,但只需一曲薰弦,便能传递万古的风韵。

注释:

  • 刘项: 指刘邦和项羽,汉初的两位重要人物,象征战争与权力争夺。
  • 黄屋: 指黄颜色的车,古代帝王的象征。
  • : 古代官职,负责治安和军事事务。
  • 陆贾: 汉代著名的谋士,以智慧和权谋著称。
  • 箫鼓: 古代乐器,常用于祭祀和庆典。
  • 虞舜: 传说中的贤君,象征德治。

典故解析:

  • 刘项: 代表了历史上著名的楚汉战争,反映了权力斗争的激烈。
  • 陆贾: 说明了在政治斗争中,智慧与策略的重要性。
  • 虞舜: 强调了历史上仁德君主的精神,对后世的影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浑,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及历史感情,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社会背景是对汉初历史的追忆与反思,表达了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敬仰与对时局的感慨。

诗歌鉴赏:

《登尉佗楼》通过对历史人物刘项的提及,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权力的反思。开头两句中,诗人以“刘项持兵鹿未穷”引入,暗示历史的延续与纷争的未尽。接着,诗人将自己置身于那一历史背景,展示了南北方人对权力的不同态度,南方人依靠权势,北方人则以臣子的身份获得荣华。此处的对比不仅引发读者对历史的思考,也让人反思当下政治的复杂。

后两句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明的延续。即便在时代变迁中,箫鼓依旧留存,旌旗仍然耸立,历史的印记难以磨灭。最后一句“越人未必知虞舜,一奏薰弦万古风”则是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表明即使历史长河中,有些人未必了解古代君主的伟大,但艺术与文化的力量却能穿越时空,传递出深厚的情感与思想,令人心向往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刘项持兵鹿未穷”:刘邦与项羽的军事斗争未有尽头,象征着历史的延续。
  2. “自乘黄屋岛夷中”:诗人自比于黄屋之车,暗示地位与身世,表达孤独与无奈。
  3. “南来作尉任嚣力”:南方的官员借助权力与声势,展示政治的竞争与算计。
  4. “北向称臣陆贾功”:北方人以臣子的身份获得功名,反映权力的多样性。
  5. “箫鼓尚陈今世庙”:今世庙中仍然有古乐器,象征着文化的传承。
  6. “旌旗犹镇昔时宫”:昔日的宫殿依然有旗帜镇守,暗示历史的永恒。
  7. “越人未必知虞舜”:越地的人未必了解虞舜的伟大,反映文化的局限性。
  8. “一奏薰弦万古风”:一曲音乐便能传递万古的情感,强调艺术的力量。

修辞手法:

  • 对比: 南北方人的态度对比,展示不同的政治智慧。
  • 象征: 黄屋、箫鼓等皆为文化与权力的象征。
  • 夸张: “万古风”夸大了音乐的影响力,渲染了文化的深远。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强调了历史人物的伟大与文化艺术的永恒。

意象分析:

  • 黄屋: 代表权力与地位。
  • 箫鼓: 象征文化传统与人们的情感。
  • 旌旗: 历史的记忆与战斗的象征。
  • 薰弦: 代表音乐,传递情感与历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刘项持兵鹿未穷”中的“鹿”指的是什么? A. 动物
    B. 战争
    C. 战争未尽
    D. 兵器

  2. 诗中提到的“虞舜”是象征什么? A. 统治者
    B. 文化传承
    C. 战争英雄
    D. 诗人

  3. “一奏薰弦万古风”表达了什么? A. 音乐的力量
    B. 历史的遗忘
    C. 政治的权谋
    D. 个人的情感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历史与文化。
  • 杜甫《望岳》:关注历史与自然。

诗词对比:

  • 王之涣与许浑的作品皆有对历史的思考,王之涣更侧重自然景观,而许浑则更注重人文历史的沉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