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常秀才寄简归州郑使君借猿》

时间: 2025-01-04 08:49:59

谢守携猿东路长,袅藤穿竹似潇湘。

碧山初暝啸秋月,

红树生寒啼晓霜。

陌上楚人皆驻马,里中巴客半归乡。

心知欲借南游侣,未到三声恐断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谢守携猿东路长,
袅藤穿竹似潇湘。
碧山初暝啸秋月,
红树生寒啼晓霜。
陌上楚人皆驻马,
里中巴客半归乡。
心知欲借南游侣,
未到三声恐断肠。

白话文翻译:

谢守携着猿猴向东走,
缠绕的藤蔓穿越竹林如同潇湘水乡。
青碧的山在初夜时分啼叫着秋月,
红色的树木因寒冷而在清晨的霜中啼鸣。
路旁的楚人都停下了马,
村子里的巴客也有一半在归乡。
我心里知道想要借助南游的伙伴,
但还未听到三声啼叫已令我心中断肠。

注释:

  • 谢守:谢守是诗中的人物,可能为朋友或知己。
  • :象征孤寂和游荡的生物,通常与山林有关。
  • 潇湘:意指潇湘地区,给人一种婉约的情感。
  • 碧山:青翠的山色,象征自然的美。
  • :鸟类或动物的叫声,通常带有情感上的寄托。
  • 楚人:指楚国的人,代表着南方的文化。
  • 巴客:来自巴地的人,表示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浑,字子回,唐代诗人,生于早期的盛唐时期,其作品多以咏物、抒怀为主,语言流畅,情感细腻,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许浑以个人的游历为背景,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及人生旅途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许浑的《和常秀才寄简归州郑使君借猿》是一首充满情感与画面感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诗人内心对朋友的思念。开头两句以“谢守携猿东路长”引入,展示了谢守的旅途,而“袅藤穿竹似潇湘”则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幽静的自然氛围,表现出诗人对于美好景象的向往。

接下来的描写转向夜晚与晨曦,青山与红树的对比,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换。诗人在描写自然景物的同时,也隐含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则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期待,渴望能够与友人一同南游,却因未能及时相聚而感到惆怅。

整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既描绘了自然之美,也传达了人情之思,表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刻联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谢守携猿东路长:谢守带着猿猴,向东行走,路途遥远。
  2. 袅藤穿竹似潇湘:缠绕的藤蔓穿过竹林,宛如潇湘的景色,给人以柔美印象。
  3. 碧山初暝啸秋月:青山在初夜时分啼叫着秋天的月亮,展现出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
  4. 红树生寒啼晓霜:红色的树木在寒冷的清晨因霜而啼鸣,充满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奈。
  5. 陌上楚人皆驻马:在路旁的楚人都停下了马,暗示着旅途的停顿和思考。
  6. 里中巴客半归乡:村子里的巴地客人也有一半在归乡,反映出人们对故土的思念。
  7. 心知欲借南游侣:我心里明白想要借助南游的伙伴。
  8. 未到三声恐断肠:但未曾听到三声啼叫,已让我感到心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袅藤穿竹似潇湘”,用潇湘来比喻自然景色,表现诗人对美的向往。
  • 拟人:如“碧山初暝啸秋月”,将山和月赋予生命,增强情感的表现。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旅途的孤独,借助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表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猿猴:象征孤独与自由,同时也增添了自然的气息。
  2. 藤竹:代表自然的美和生命的韧性。
  3. 碧山:象征自然的壮丽与宁静。
  4. 红树:代表生命的脆弱与思念之情。
  5. 楚人:象征南方文化及人们对故乡的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猿”象征什么?

    • A. 自由
    • B. 孤独
    • C. 友谊
    • D. 冒险
      答案:B
  2. “袅藤穿竹似潇湘”中的“潇湘”指的是哪里?

    • A. 北方
    • B. 南方
    • C. 西方
    • D. 东方
      答案:B
  3. 诗人希望借助什么进行南游?

    • A. 风
    • B. 友人
    • C. 猿猴
    • D. 水流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2. 《静夜思》 - 李白
  3.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更侧重于亲情的感受。
  • 《静夜思》:通过月光描绘出思乡之情,情感更加直接。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