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闽道罗浮事事新。
吟坛酬唱有姜辛。
湾头紫翠四时春。
日啖荔枝三百颗,
坡仙合是岭南人。
倘容分韵作比邻。
白话文翻译:
在闽南的罗浮山,道路上总是充满新鲜事物。
吟诵的坛子上,诗人们互相唱和,像姜白石和辛弃疾那样。
湾头的绿树成荫,四季都像春天一样美丽。
每天吃下三百颗荔枝,
李白的诗仙,难道不是岭南的子弟吗?
如果可以的话,愿与您分韵共作,成为邻居。
注释:
- 闽道:指福建的道路。
- 罗浮:罗浮山,位于广东,是著名的道教圣地。
- 姜辛:指姜白石(姜夔)和辛弃疾,都是宋代著名的词人。
- 湾头:指某个地方的岬角,意为风景如画。
- 坡仙:指李白,因其号称“青莲居士”,故称为“坡仙”。
- 分韵:指共同作诗,分担韵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承焘(1861年-1929年),字子清,号天宇,晚号松溪,福建长乐人。曾为清代进士,后转为诗人,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作品以情景交融、风格清新著称。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广州的荔苑诗社贺词,表达了对诗社活动的赞美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以轻快的语调描绘了岭南的自然风光和诗人之间的友谊。诗的开头通过“闽道罗浮事事新”引入了对所在地域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对新鲜事物的热情和对诗歌创作的向往。接下来的“吟坛酬唱有姜辛”,则通过提及历史上的诗人,表现出诗人对古典文化的继承与尊重。
“湾头紫翠四时春”更是以生动的意象展现出岭南四季如春的美景,给人以无限遐想。接着“日啖荔枝三百颗”,不仅展示了岭南特产的丰饶,也暗示了诗人在此地的生活富足与欢愉。“坡仙合是岭南人”则是对李白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等古人精神的认同与渴望,诗人通过对李白的归属感,增强了自己与这片土地的情感联系。
最后的“倘容分韵作比邻”,则是诗人对友人的邀请,流露出对友谊的珍视,整首诗在自然与友情的交织中,展现出诗人的高雅情趣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闽道罗浮事事新:描绘了闽南的美丽风光,表达了对新事物的热情。
- 吟坛酬唱有姜辛:提到古代诗人,表达对诗歌文化的敬仰。
- 湾头紫翠四时春:赞美了岭南的自然风光,四季如春。
- 日啖荔枝三百颗:展示了荔枝的美味,暗示诗人生活的富足。
- 坡仙合是岭南人:与李白的精神相认同,表达对古人的敬仰。
- 倘容分韵作比邻:渴望与友人共作诗歌,珍视友谊。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吟坛酬唱有姜辛”与“日啖荔枝三百颗”形成呼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荔枝比作生活的美好,象征着富饶与快乐。
-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古代诗人的敬仰,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意象分析:
- 荔枝:象征着岭南的丰饶和生活的美好。
- 罗浮山:代表着诗人心中的理想与精神家园。
- 诗人:如姜辛、李白等,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姜辛”是指哪两位诗人?
- A. 李白与杜甫
- B. 姜夔与辛弃疾
- C. 白居易与王维
-
“湾头紫翠四时春”中的“紫翠”是指什么?
- A. 一种花
- B. 绿色的树木
- C. 诗人的心情
-
诗人希望与谁“分韵作比邻”?
- A. 自己
- B. 朋友
- C. 古代的诗人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夏承焘与李白的作品都表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热爱,但李白的豪放与夏承焘的婉约形成对比。李白的诗常常充满激情与豪迈,而夏承焘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与对友谊的珍视。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近现代诗人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