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送王武冈不值访汪仲冕席上口占》

时间: 2024-09-19 21:28:55

严城夜出鼓冬冬,画鷁三更不见踪。

何必披云寻乐广,真成避雨识茅容。

藓花似雪玲珑白,腊酒如春琥珀浓。

若使世间无我辈,老夫保处不穷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严城夜出鼓冬冬,画鷁三更不见踪。何必披云寻乐广,真成避雨识茅容。藓花似雪玲珑白,腊酒如春琥珀浓。若使世间无我辈,老夫保处不穷冬。

白话文翻译:

夜晚的城中鼓声隆隆,三更时分画舫已无踪影。何必披云去寻找乐广,真是避雨的我才懂得茅屋的情容。苔藓花似雪般玲珑洁白,腊酒如春天的琥珀般浓烈。若是世间没有我这样的辈分,老夫定能安然度过寒冬。

注释:

  • 严城: 指的是城池的严峻和寒冷,暗示冬夜的凛冽。
  • 鼓冬冬: 形容鼓声响亮,带有冬夜的寒冷气息。
  • 画鷁: 画舫,形容船只,可能是指酒船或游船。
  • 乐广: 可能是指乐广寺,寻求乐趣的地方。
  • 茅容: 指茅草屋的容貌,隐喻简单的生活。
  • 藓花: 指生长在湿地的苔藓,洁白如雪。
  • 腊酒: 指冬季酿造的酒,浓烈且美味。
  • 老夫: 诗人自称,表现谦恭。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乐广”,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寺庙或乐园,代表了寻求欢乐的地方,而“茅容”则体现了对于简单生活的理解和向往。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于富贵与贫贱、繁华与宁静的深刻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过,字梦阮,号云溪,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末年,擅长写作诗词,尤其以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见长。他的诗风洒脱,个性鲜明,常流露出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送别友人王武冈时,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世俗生活的思考。诗人在送别的场景中,感受到冬日的寒冷,同时也反思了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选择。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独具匠心,通过对夜晚城中鼓声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孤独的氛围。诗人在这一氛围中,思索着人生的乐趣与避世的选择。诗中的“何必披云寻乐广”,表达了诗人对繁华生活的不屑,反而更欣赏于简朴的茅屋生活,这种反差让人深思。接着,藓花与腊酒的描写,既是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是对生活中简单快乐的珍惜。最后一句“若使世间无我辈”,则展现了诗人对自我存在的反思,虽然生活艰辛,但仍然可以在简单中获得满足和快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严城夜出鼓冬冬: 描绘了夜晚城中鼓声的情景,营造出寒冷的氛围。
  • 画鷁三更不见踪: 表达了对游船的思念和对友人离去的惆怅。
  • 何必披云寻乐广: 质疑追寻繁华的必要性,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真成避雨识茅容: 说明在避雨的过程中,诗人领悟到了茅屋的温暖和生活的本质。
  • 藓花似雪玲珑白: 赞美自然中的纯洁和美丽。
  • 腊酒如春琥珀浓: 形容腊酒的醇厚,暗示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 若使世间无我辈: 反思自我存在的意义,表现出淡泊名利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 使用“藓花似雪”来比喻苔藓的洁白,生动形象。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繁华生活的质疑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晚: 代表孤独与思考的时刻。
  • 鼓声: 表达生活的紧迫感。
  • 茅屋: 象征简单而真实的生活状态。
  • 藓花: 代表自然的纯洁与简单之美。
  • 腊酒: 象征生活中的小确幸和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乐广”是指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处寺庙
    • C. 一种饮料
    • D. 一种动物
  2. 诗人对繁华生活的态度是:

    • A. 向往
    • B. 质疑
    • C. 不在意
    • D. 笑看
  3. “藓花似雪玲珑白”中的“玲珑”意指:

    • A. 美丽
    • B. 精致
    • C. 纯洁
    • D. 昂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 反映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暝》: 描述自然景色与隐居生活的诗作。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刘过的诗更多体现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加强调个体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介绍宋代诗人的创作及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提供古典诗词的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