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祀仁祖庙乐八章 其一 迎神奏淳和之曲》

时间: 2025-01-01 19:34:02

皇图聿崇,茅社受封。

礼分虽异,孝思则同。

缅怀世德,源深流鸿。

报本有祀,式昭神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皇图聿崇,茅社受封。
礼分虽异,孝思则同。
缅怀世德,源深流鸿。
报本有祀,式昭神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开头提到皇权的盛大和茅社的受封,虽然礼仪各有不同,但对父母的孝敬之心却是相同的。我们回望历史上的德行,深厚的源流如同长河一样延续。祭祀祖先是为了报答他们的恩情,借此来彰显神明的功德。

注释:

  • 皇图:指统治的蓝图,象征帝王的权威。
  • 茅社:指用茅草搭建的社庙,是祭祀的场所。
  • 礼分虽异:礼仪的分配或形式虽然不同。
  • 孝思则同:对父母的孝心是相同的。
  • 缅怀:追念,回忆。
  • 世德:世代相传的美德。
  • 源深流鸿:形容道德的根基深厚,如同长河般流淌。
  • 报本有祀:报答祖先的恩惠,进行祭祀。
  • 式昭神功:以此来表彰神明的功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宋濂,元代诗人,以诗词和散文著称。他是元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风格典雅,常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王国祀仁祖庙之际,反映了对祖先的崇敬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庄重的语气表达了对祖先的崇敬和对传统礼仪的重视。开篇通过“皇图”的引入,展示了国家的盛世与权威,紧接着提到“茅社受封”,说明即使在权力的中心,祭祀的传统与习俗依旧被珍视。诗中强调的“孝思则同”一语,体现了对家庭伦理的重视,唤起人们对亲情的共鸣。

“缅怀世德”一句,体现了对历史的追溯与反思,告诫后人要铭记先辈的德行。最后,提到“报本有祀”,进一步强调了祭祀的意义,不仅是对祖先的纪念,更是对其功德的宣扬。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意味深长,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皇图聿崇:指国家的统治力量强大,表现了对皇权的敬仰。
    2. 茅社受封:指祭祀的场所被认可,说明祭祀活动的重要性。
    3. 礼分虽异:不同地区或民族的礼仪可能不同,但对父母的孝心是一致的。
    4. 孝思则同:强调了孝道作为人类共同的道德标准。
    5. 缅怀世德:对历史上伟大德行的怀念,体现对传统的尊重。
    6. 源深流鸿:道德的传承如同深邃的河流,绵延不绝。
    7. 报本有祀:祭祀是对先祖恩德的回报。
    8. 式昭神功:通过祭祀来彰显祖先的伟大功绩。
  •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和对仗等手法,使诗句更具音韵美和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了对祖先的崇敬和对礼仪的重视,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意象分析:

  • 皇图:象征着国家的权威和稳定。
  • 茅社:代表着朴素的祭祀场所,体现民间信仰。
  • 世德:指代历史上的美德,表现人们对伦理道德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茅社”指的是: A. 祭祀的场所
    B. 皇宫
    C. 学校

  2. “孝思则同”意指: A. 不同的孝道
    B. 孝心是一致的
    C. 孝道已失传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 by 屈原
  • 《滕王阁序》 by 王勃

诗词对比: 与王国祀仁祖庙乐不同,王勃的《滕王阁序》同样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但更加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和对自然的赞美。两者皆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代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