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会宁原上作》

时间: 2025-01-01 13:15:18

黯淡山城古会州,胡天双目尽高丘。

春深柳色犹霜雪,日落边声起戍楼。

塞雁啼云皆北向,浊河归汉亦东流。

乘槎岂是穷原使,投笔虚疑定远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黯淡山城古会州,
胡天双目尽高丘。
春深柳色犹霜雪,
日落边声起戍楼。
塞雁啼云皆北向,
浊河归汉亦东流。
乘槎岂是穷原使,
投笔虚疑定远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古老的会州山城,描绘了诗人在这个地方的所见所感。山城显得暗淡,遥望胡天,双目尽览高耸的丘陵。春天已深,柳树的颜色依然如霜雪般苍白;夕阳西下,边境的号角声响起在戍楼之上。北飞的雁鸣和云彩都指向北方,浑浊的河水流向东边的汉水。乘舟而来,怎能是穷困的原野使者呢?我怀着对未来的迷茫,挥笔写下这些感慨。

注释:

  • 黯淡:形容山城的阴沉和苍凉。
  • 胡天:指北方的天空,通常与游牧民族有关。
  • 戍楼:边防哨所,表示边境的警戒。
  • 塞雁:指北飞的雁,象征着迁徙与离别。
  • 浊河:指水质混浊的河流,暗示行程的艰难与不易。
  • 乘槎:古时用竹筏或木筏渡河,表示出行的艰辛。
  • 投笔:指写作或发泄心中感慨。

典故解析:

  • 会州:古地名,位于今甘肃省,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 塞雁:北雁南飞的自然现象,通常与离别和思乡之情相联系。
  • 浊河归汉:历史上汉水是重要的水道,与汉民族的文化传承有深厚的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佳胤,明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他的诗作往往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关切与对人生的思考。其作品风格受到唐诗的影响,语言简练,意象丰富。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张佳胤游历会州时,诗人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故土的思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登会宁原上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与对人生的感悟。开篇便以“黯淡山城”引入,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接着描绘了辽阔的北方天空和高丘,显示出诗人眼中的壮丽与孤寂。春夏时节,柳树的色彩仍显得苍白,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夕阳落下,戍楼的号角声响起,渗透出一种警惕与不安,似乎在提醒着边境的危机与个人的渺小。

接下来的景象中,塞雁的北飞与浊河的东流,象征着离别与归去,表达了诗人心中对故乡的怀念。最后两句则更为直接,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身世的思考,乘槎者并非穷原的使者,而是怀着对理想的追求与不安。这种自我反思的情感,使整首诗在壮丽的自然景观中增添了一层深邃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黯淡山城古会州:古老的会州山城显得阴沉,暗示历史的沧桑。
  2. 胡天双目尽高丘:远望北方的天空,目光所及皆是高丘,展示了辽阔之感。
  3. 春深柳色犹霜雪:春季已深,柳树的色泽仍如霜雪,象征着生命的冷淡与无奈。
  4. 日落边声起戍楼:夕阳西下,边境的警报声响起,暗示边疆的危机。
  5. 塞雁啼云皆北向:北飞的雁鸣与云彩,都向着北方,映射了思乡之情。
  6. 浊河归汉亦东流:浑浊的河水流向东边,象征着历史的流逝与无奈。
  7. 乘槎岂是穷原使:乘舟而来,怎么能是穷困的原野使者呢?
  8. 投笔虚疑定远侯:挥笔写下这些感慨,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色比作霜雪,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冷清。
  • 对仗:如“塞雁啼云皆北向,浊河归汉亦东流”,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对故乡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情感真挚而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城:象征历史与沧桑。
  • 胡天:代表辽阔与游牧文化。
  • 柳色:隐喻生命的无奈与脆弱。
  • 戍楼:象征边防的警惕与不安。
  • 塞雁:代表离别与思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黯淡山城”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会州
    • B. 洛阳
    • C. 长安
    • D. 成都
  2. “乘槎岂是穷原使”的意思是什么?

    • A. 乘船出行
    • B. 贫困的人
    • C. 远行者
    • D. 使者
  3. 诗中提到的“塞雁”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归来
    • C. 安宁
    • D. 战争

答案:

  1. A. 会州
  2. A. 乘船出行
  3. A. 离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张佳胤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进行比较,李白的诗中同样表现出对历史与自然的思考,但更侧重于豪放与壮丽,而张佳胤则更显得细腻与内省。两者在表达情感时,风格迥异,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